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的评价及其期望调查

2015-07-23 06:04赵锐祎孟羽飞兰美娟
护理与康复 2015年4期
关键词:量表护士核心

赵锐祎,孟羽飞,兰美娟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2.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2003年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首次提出了通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基本框架[1]。应用核心能力的概念,不仅有助于护士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增加护士的角色认同感,同时使护士的培训有据可依。刘明等[2-3]以ICN 公布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为基础,建立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国内较多学者将此量表应用于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在当前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高的医疗环境下,了解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及其期望程度,对培养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的护士核心能力非常重要。本研究组于2014年5月开展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的评价与期望程度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楚,认知能力正常,住院时间≥5d,自愿配合调查;排除文盲、年龄≤13 岁或≥80 岁、认知异常者。方便抽样调查2014年5月入住浙江省1 家省级三级甲等、1家县级三级乙等、1 家县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02例。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2-5],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职业、所在医院级别。选用刘明等[2-3]编制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包括7 个维度共58条目,每条目以Likert 5 级计分法计量,其中0分为完全没有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从0~4分依次提升,最高4分,量表总分为232分。7 个维度包括批判性思维、科研(10条目,总分40分),临床护理(9条目,总分36分),领导能力(10条目,总分40分),人际关系(8条目,总分32分),法律、伦理实践(8条目,总分32分),专业发展(7条目,总分28 分),教育、咨询能力(6 条目,总分24 分)。该量表用于护士自评时总体信度Cronbach’sα=0.89,7个维度Cronbach’sα 为0.79~0.86,效标效度r=0.44(P<0.05)[3]。将调查对象对目前所在医院护士直觉判定已具有的核心能力作为当前能力,期望这些护士具有的核心能力作为期望能力,统计302例患者各维度及各条目的总值。

1.2.2 调查方法 由高中以上学历的志愿者发放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前对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对患者不能理解的内容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指导。问卷发放数量:三级甲等医院125份、三级乙等医院105份、二级甲等医院72份,问卷全部当场收回,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运用SAS 8.1软件分析。配对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多因素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量表信度测定 本次研究资料收集后做了该量表用于患者的信度测定,结果显示7个维度的Cronbach’sα 值为0.8325~0.9452,总体为0.9824,说明该量表适合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

2.2 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组302例,男172例,女130例;年龄14~80岁;小学48例,初中77例,高中、职高或中专84例,大学及以上93例;来自农村112例,县级及以上城镇患者190例;农民59例,工人59 例,教师、医务、科技人员67 例,公务员18例,学生8例,商人26例,自由职业15例,退休30例,无职业2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6.5d;疾病类型:维持治疗和放化疗的各种恶性肿瘤183例,肝硬化、胆管结石或梗阻、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5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肺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32例,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18例,其他11例。

2.3 302例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结果 见表1。

表1 302例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当前能力和期望能力评价结果 分

2.4 不同变量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变量的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比较 分

表2(续)

3 讨 论

3.1 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与护士自身对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区别 刘明等[2-3]制定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自身评定时,7个维度的Cronbach’sα 值为0.79~0.86,总体信度Cronbach’sα 值为0.89,而当用于患者角度调查护士核心能力时,从本研究的量表信度测定结果可见,7个维度的Cronbach’sα 值为0.8325~0.9452,总体为0.9824,说明该量表也适合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当然,如能扩大样本量再做患者角度的研究,将进一步提高量表使用的科学性。

3.2 当前护士核心能力低于患者期望程度 2003年我国在《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6]中,首次提到护理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对护士职业的岗位能力进行了战略分析,提出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为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具备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该方案的提出明确了护士的培养目标,为护理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这个方案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者和有关学术专家提出的,不等于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需求,所以本研究从患者角度调查护士当前核心能力与患者期望度。结果显示,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人均总分明显低于期望核心能力的人均总分,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论患者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收治医院是三级甲等还是二级甲等,100%被调查患者均认为当前护士批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7大维度构成的核心能力不足,与他们的期望存在明显差异。然而,宋春燕等[7]2008年用该量表调查300名护士,定量研究护士核心能力时得出“护士核心能力令人满意”,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说明:护患双方站在不同角度,对护士核心能力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患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大于护士自身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这可能也是当前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护士核心能力具有动态性,即护士核心能力随着社会需求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这与王章安等[8]、闫瑞芹等[9]、王侠等[10]的观点一致。因此,笔者建议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需要更多注重患者的需求,结合社会变化和临床实践发展,实时修正护士培养方案,除外专业课程,建议将批判性思维、法律伦理、人际关系等内容从学校开始培训,同时,医院将这些内容纳入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内容,使护士核心能力在临床护理生涯中不断提升,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3.3 不同变量的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评价有差异 本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不同变量的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评价有差异。地域差异中,城市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评估低于农村患者,这可能与城市患者能通过网络、报刊等更多途径自身获取较多信息、已具备较高能力有关。文化差异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和小学患者比初高中文化者评估值低,分析原因,这符合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即期望值由目标本身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个人环境不同,需求不同,而当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会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新的期望目标;小学文化程度患者自身知识明显不足,急需护士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当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评估值即降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往往对自身有较高要求的同时对他人也有较高期望,而护士群体普遍学历不高,综合知识和能力可能比不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本人,所以这些患者对护士当前核心能力的评估值会相对偏低。职业类别中,教师、医务、科技人员得分最低,究其原因,这类群体,基本是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以与学历差异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评估最低的结果相一致。调查还显示,随着医院等级的提高,患者对护士当前能力的评估值也依次提升,这与护士从招生、培训到考核等各方面的要求均随着医院级别的提高而依次提高有关,最终服务能力也相应提高,同时也体现护士的核心能力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相一致。因此,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锻炼各种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教育和卫生管理者,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内涵。

3.4 不同变量患者对护士期望核心能力评价无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变量患者对护士期望核心能力无差异,每个维度P>0.05。分析原因,虽然人的性别和年龄有差异,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不等,职业背景有工人、农民、商人、科技人员等职业,生活地域来自城市或农村,就诊医院有二级甲等到三级甲等不同变量,但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期望要求均在较高水平线上,与个体变量无关。这也提示,对所有患者都需要高度关注、一视同仁。因此,笔者建议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培训护士时,以培养满足患者需求的护士核心能力为依据,在专业培训同时,加强批判性思维、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各级医院将这些内容纳入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并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结合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实际需求灵活应用,使护士核心能力在临床护理生涯中不断提升,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需求。

(致谢:非常感谢许毅从老师对本研究资料统计工作的大力支持!)

[1]A1exander MF,Runciman P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M].Geneva: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2003:1-51.

[2]刘明,Kunaiktikul W,Senaratana W,等.中国注册护理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3]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4]章启秀,黄丽华,国秀娣,等.4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4):291-293.

[5]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金华市二甲综合性医院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J].护理与康复,2012,11(4):315-317.

[6]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EB/OL].(2003-09-08)[2012-02-0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cmsmedia/image/UserFiles/File/2008/05/04/2008050415/2008050415_956102.

[7]宋春燕,王菊香.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定量研究及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14.

[8]王章安,黄宝芹,韦艳华,等.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2-564.

[9]闫瑞芹,沈宁.护理核心能力研究及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2):201-203.

[10]王侠,于兰贞.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38-640.

猜你喜欢
量表护士核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