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研究

2015-07-24 15:40王劭晟雷晓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衰证候注射液

王劭晟,雷晓明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研究

王劭晟,雷晓明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螺内酯、卡托普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分级;检测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轻度18例,对照组9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为(0.85±0.28)ng/ml,比对照组的(0.69± 0.27)ng/ml更接近正常值。而T4值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难根治、死亡率高等特点,在保证治疗效率的前提下选择中西药联合法延缓和预防心肌重构的发展效果较好。建议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推荐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参附注射液;中医证候积分

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萎缩,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是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其发病率高,是心血管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口服西医类药物法,通过化学因子的一系列作用控制心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以及心脏搏出量,而此法对正常的组织器官也有一定影响,且容易使机体产生抗药性[2,3]。参附注射液温阳益气,救逆固脱,是治疗急危重症的有效中药复方针剂之一,近10年来被应用到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特别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阶段的救治,显示了较好的前景[4,5]。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伦理会批准情况下,对中西药联合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共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41岁~66岁(49.86岁±4.31岁)。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6.76±5.27)岁;心功能Ⅱ级12例,心功能Ⅲ级16例,心功能Ⅳ级12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7.91±8.20)岁;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18例,心功能Ⅳ级13例。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年制定《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6]。患者存在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循环时间>25 s、静脉压增高>16 cm H2O。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阳不足,癖水互阻证制定[7]。主症:颈脉动、心悸、小便短少、全身水肿等。次症:形寒畏冷、唇口青紫等。

1.2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中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年龄40岁~85岁。符合以上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1.3 排除标准 排除活动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2周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休克;严重失代偿心力衰竭;肺水肿;低灌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脏瓣膜病变;计划行心外手术;血肌酐>220μmol/L;预计不能生存至研究观察结束的危重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螺内酯片(国药准字H32020077,江苏正太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起始用量为每日45 mg~85 mg,分3次服用,每次间隔6 h以上。若没有明显疗效,可增大用量,但每天不能超过100 mg。卡托普利片(国药准字H41022617,郑州旭洁制药有限公司),起始用量为每次12.5 mg(1片),每日3次。若没有明显疗效,可增大用量,但每天不能超过50 mg。观察组:服用螺内酯片和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每日加用静脉输注或推注参附注射液(广州亚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0664)(30~90)ml。各组在治疗观察期间均停用含有中药成分的所有药物。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疗效。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下抽取静脉血液5 ml,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

1.6 疗效评价 心功能疗效,显效:心功能好转超过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症候疗效,轻度:临床不良反应现象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中度:有轻微临床不良反应,心功能恢复较完善;重度: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疗效例(%)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比较 证候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疾病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的体现。本研究提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积极影响。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分级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值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值治疗前后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参附注射液能帮助患者的T3分泌恢复正常,控制心衰效果显著。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n T3(ng/ml)T4(μg/dL)TSH(μIU/m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 0.03±0.08 0.85±0.28 6.74±2.49 6.84±1.95 2.98±1.60 2.99±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2对照组40 0.21±0.08 0.69±0.27 6.41±2.20 6.76±1.95 2.73±1.44 2.82±1.49 t值10.062 3 2.601 5 0.628 1 0.389 8 0.734 5 0.505 1 P 0.000 0 0.011 1 0.531 7 0.697 7 0.464 8 0.614 9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方法是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诱发因素,恢复患者心肌作用能力[8,9]。我国临床上通常采用螺内酯、卡托普利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原理是水解后的药物因子能够与机体内部分蛋白质联合成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每隔4年更新一次心衰指南。在药物方面,《指南》更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的地位,建议在应用减慢心率药物时,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应当达到最大化,之后再考虑加用其他降低心率药物。

参附注射液系由古验方参附汤改制剂型而成,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两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参附注射液内含人参皂甙、乌头类生物碱、人参多糖等。能够缓解心虚胆怯,惊悸不眠,夜多噩梦,短气自汗,耳鸣目眩,胸中烦闷,坐卧不安等症状。

本研究对比中药联合和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应晓霞[10]报道一致,这是由于心力衰竭是由许多不同程度心血管疾病引起,相比风险较大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更加安全。传统西药治疗只能控制病情,且化学药物刺激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临床效果。配合以中药治疗后,中药能在全身弥漫性的发挥药效,促进各细胞对钠盐的吸收,减轻心脏负担,缓解由心脏搏血量不足引起的器官功能衰退现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上腺素含量,治疗后两组患者T3含量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更接近正常值,T4和TSH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与尹璐等[11]报道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心衰时可以引起机体内甲状腺代谢紊乱,影响组织器官的应激能力。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功能受损后的恢复程度。目前认为心衰时引起甲状腺素异常变化的机制可能与CHF应激、组织缺氧、胃肠道淤血、营养物质的缺乏及甲状腺素受体改变有关。且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对CHF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意义。本试验通过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CHF,不仅控制心衰效果显著,而且随着心衰的改善, T3显著升高,疗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显著。

参附注射液对纠正CHF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一定意义,但其作用是属于心衰纠正后的继发反应,还是参附注射液的直接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张双伟,梁宏宇,陈洁,等.中药毛冬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IL-1β和NF-κB表达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8):180-181.

[2] 钱卫东.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10(7):31-32.

[3] 于杰,耿读海,董会文,等.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11(3):80-82.

[4] Silvia S,Se rgio A,And rea C.Managem 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 u re:Ro le of home echocardiog raphy in m onitoring care p rog ram s[J].Card iology,2012,3(6):72-76.

[5] 张海云,左顺英,胡军,等.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9(8):1529-1530.

[6] 王蕊,娄广亮.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J].世界中西医联合杂志,2010,3(4):233-234;244.

[7] 侯晓亮,洪健康,肖雪云,等.附子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 ro-BNP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12):32-34.

[8] 王雅君,陈晓虎,刘春玲.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3,1(4):87-89.

[9] 金从相.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4(5):252-253.

[10] 应晓霞.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4,46(1):41-42.

[11] 尹璐,康晓新,曲妍.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23(6):307-309.

Clinica l Observation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ang Shaoshen,Lei Xiaom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Guangzhou 518180,Guangdong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n=40)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 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n=40)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 edicine treatment plus Shenfu injection.The e ffects,Chinese m edicine sym p tomintegra l and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were observed.The content of T3 and T4 were detected.ResultsThe tota l e ffective rate was 77.50%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group(35.00%,P<0.05). After treatment,TCM sym p tomintegralm ild was 18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9 cases in control group.The content of T3 was 0.85±0.28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0.69±0.27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d an obvious effect.

chronic heart failure;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enfu injec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 ptomintegral

R541 R28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24

1672-1349(2015)05-0628-03

2014-07-21)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局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度划(No.2010-WS-027)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518180),E-mail: 1650921@qq.com

猜你喜欢
心衰证候注射液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