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患者精氨酸加压素的影响

2015-07-24 15:40邵宏敏李志君么红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加压素精氨酸化瘀

邵宏敏,李志君,么红英

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患者精氨酸加压素的影响

邵宏敏,李志君,么红英

目的探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影响。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低于(P<0.05)。观察组AV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认知能力。

血管性痴呆;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精氨酸加压素;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造成记忆、认知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患者表现为智能减退、愚笨呆傻、善忘、反应迟钝、神情淡漠、寡言少语等,严重患者甚至出现终日不语,闭门独居,忽哭忽笑,行为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本研究采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5岁~85岁(58.8岁±7.3岁);合并有高血压73.81%,糖尿病19.05%,冠心病42.86%;病程(2~35)个月(19.4±1.8)个月。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8岁~89岁(59.1岁±7.6岁);合并有高血压78.75%,糖尿病21.43%,冠心病40.48%;病程(1~37)个月(21.1±1.6)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伴随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采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0607)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注射,每天一次。对于合并症,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组方:生大黄6 g,水蛭8 g,桂枝、桃仁、丹参、地龙、石菖蒲、葛根各10 g,羌活、郁金、半夏、茯苓各15 g,生黄芪30 g。以水煎服,取药液400 ml。分2次服完,每天1剂,用药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瘀血阻络证的证候积分表变化[4]。血液流变学指标。精氨酸加压素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MMSE和ADL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MMSE和ADL评分(±s)分

表1 两组MMSE和ADL评分(±s)分

ADL MMSE治疗前对照组42 35.48±10.61 14.38±3.时间组别n 51观察组42 34.95±10.51 13.84±4.40 t值0.230 0.622 P >0.05>0.05治疗后对照组42 29.58±2.58 15.98±3.18观察组42 27.41±3.54 18.04±4.31 t值3.211 2.493 P <0.01<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分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对照组42 20.45±6.时间组别n 11观察组42 19.78±5.30 t值0.537 P >0.05治疗后对照组42 14.35±4.58观察组42 11.14±3.27 t值3.697 P <0.05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时间组别n 全血黏度高切180 s低切3 s血浆黏度(m Pa·s)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对照组42 5.88±0.99 16.24±3.61 1.39±0.05 2.81±0.93 3.84±0.51观察组42 5.80±1.04 16.28±3.48 1.41±0.05 2.78±1.18 3.92±0.39 t值0.3610.052 1.833 0.129 0.808 P >0.05>0.05>0.05>0.05>0.05治疗后对照组42 5.01±0.75 12.85±2.50 1.24±0.09 2.51±0.75 3.32±0.48观察组42 4.75±0.84 13.07±2.58 1.26±0.08 2.28±0.94 3.05±0.28 t值1.496 0.397 1.076 1.240 3.149 P >0.05>0.05>0.05>0.05<0.05

2.4 两组患者AVP水平变化(见表4)

表4 两组AVP水平变化(±s)ng/L

表4 两组AVP水平变化(±s)ng/L

AVP治疗前对照组42 3.17±0.时间组别n 48观察组42 3.10±0.51 t值0.648 P >0.05治疗后对照组42 3.23±0.52观察组42 3.81±0.53 t值5.062 P <0.01

3 讨 论

传统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年迈高龄,阴气自半,营血渐衰,脑道固涩,血流迟缓,脑腑血行不畅,经脉受阻等原因导致的[6,7]。中医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方法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8,9]。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采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能有效提高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采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其中生大黄主要具有祛瘀止血作用;水蛭具有活血、散瘀、通经作用,还具有丰富的蛋白质[10]。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作用;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作用[11]。丹参具有通经、祛瘀、生新、活血等作用;地龙具有溶栓和抗凝作用,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12]。石菖蒲具有醒神益智,活血,散风等作用;葛根具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作用。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等作用。半夏具有消痞散结等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作用。生黄芪能有效调理气血虚弱[13]。诸药合用,能有效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对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显作用[14]。

有报道显示[15],AVP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AVP主要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16],对不同的中枢和外周靶器官可产生不同作用,脑脊液和血浆中均含有,对学习记忆的神经细胞也存在作用[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VP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能有效改善患者AVP和纤维蛋白原。

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精氨酸加压素,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1] Colm C,Sinead M,Hiberet T,et al .Use of low dose gabapentin for aggressive behavior in vascular and mixed vascular/Alzheimer dementia[J].J Neuropsychiatry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3,25(2):120 125.

[2] 雷宇,郭起浩,李彦江,等.成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知损害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3):984-989.

[3] 邢娟,李炳.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37-2438.

[4] 韩颖,崔鹏,王娇兰,等.不同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09-2511.

[5] 何金波,金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AVP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306-310.

[6] 王东梅.地黄益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41(1):115-116.

[7] 李超生,胡玲玲,孔亮,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46(5):30-32.

[8] 马黎,鲁国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1):90-91.

[9] 王姗姗,刘艳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及耐缺氧效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58-359;362.

[10] 曾健,第五永长.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99-102.

[11] 邹立华,曾振强,李惠,等.补肾填精活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16-18.

[12] 李艳,胡晓娟,李妮娜,等.丹参川芎嗪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及对血脂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4):491-493.

[13] 方央,孙奇华,尹琪华,等.活血化瘀方联合石杉碱甲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 (7):524.

[14] 杨华,沈国珍,张江涛,等.天智颗粒为主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8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6):464.

[15] 孙荣强,李旭娟,段金凤,等.血管性痴呆与神经肽[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885-1886.

[16] 陈浩,王频,杨骏,等.艾灸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症状及脑脊液中神经肽类物质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1):19-22.

[17] 赵景茹,李娜,李俐涛,等.精氨酸加压素对学习记忆与应激性情绪反应的调节作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22(5):395-398.

R749 R25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35

1672-1349(2015)05-0656-03

2015-02-05)

(本文编辑 王雅洁)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E-m ail: frlzc@163.com

猜你喜欢
加压素精氨酸化瘀
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中应用研究进展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精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的分析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1~35日龄肉鸡日粮精氨酸与赖氨酸最佳比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