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5-07-24 14:29李静胡奕芳汤光贤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电凝卵巢囊肿卵泡

李静 胡奕芳 汤光贤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静 胡奕芳 汤光贤

目的 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分为2组,各44例,A组行缝合止血,B组行双极电凝止血,观察2组患者术中手术情况、卵巢储备功能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52.4±12.5)min长于B组的(40.8±10.6)min(P<0.05);出血量(83.6±20.8)mL多于B组(59.4±18.2)mL(P<0.05);A组住院时间为(7.8±1.9)d,B组住院时间为(7.5±1.6)d,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激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B组(P<0.05);A组术前(6.8±1.2)F0,术后(5.6±1.4)F0;B组术前(6.5±1.3)F0,术后(3.4±1.5)F0;2组术后对比A组患侧卵巢窦卵泡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2,P<0.05)。A组术前子宫截面面积(4.1±1.5)cm2,B组术前子宫截面面积为(4.0±1.4)cm2;A组术后子宫截面面积(4.2±1.4)cm2,B组术后子宫截面面积为(4.1±1.5)cm2;2组患者手术前后子宫截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前PSV(12.6±1.6)cm/s与

B组患者的(12.5±1.5)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组患者PSV为(11.8±1.4)cm/s显著优于B组患者的(5.9±1.5)cm/s(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中缝合止血方式虽然会相对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子宫恢复较好,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功能

卵巢良性肿瘤是现今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是目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常用术式[1],效果显著。而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应注重手术各个环节,避免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2]。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有缝合止血及双极电凝止血。研究表明[3],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为探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本研究以88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取缝合止血和双极电凝止血,其卵巢功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8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8.9±2.1)岁;术前近6个月未服用激素;月经正常、无潮热症状;未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恶性肿瘤患者;术中经冰冻病理及术后病理确诊为良性卵巢肿瘤;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6例,右侧42例,卵巢囊肿直径51~80mm,平均直径(60.9±3.8)m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2组,各44例,2组患者发病部位、卵巢囊肿直径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手术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取全麻,行常规三孔法,建立12~14mmHg气腹,置入Trocar腹腔镜,于左、右下腹分别置入套管,通过腹腔镜仔细探查患者盆腔、腹腔情况,明确盆腔组织粘连程度,了解囊肿体积、活动度,确定表面有无赘生物,固定卵巢囊肿,在卵巢囊肿与卵巢正常组织交界处以单极电钩切开卵巢皮质至囊壁,取弯钳对皮质与囊肿壁钝性分离,逐步完整剔除囊肿,取出肿物。A组患者行缝合止血,囊肿剔除后以2号薇乔线缝合卵巢剥离面,B组患者经双极电凝,期间发现出血点及时电凝,电凝功率25W,电凝时间1~2s。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出院时间。卵巢功能储备情况测定,包括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并观察患侧卵巢窦卵泡数。采用多普勒彩超观察2组患者的卵巢截面面积与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

1.4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女性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正常值:5~40IU/L;促黄体生成素(LH)正常值:5~25IU/L;雌二醇(E2)正常值:非排卵期一般为48~521pg/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B组更长,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变化对比 2组患者术前FSH、LH、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FSH升高,LH、E2降低,A、B 2组术后3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变化对比(x±s)

2.3 2组手术前后患侧卵巢窦卵泡数对比 A组术前(6.8±1.2)F0,术后(5.6±1.4)F0;B组术前(6.5±1.3)F0,术后(3.4±1.5)F0;2组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2,P<0.05)。

2.4 2组患者血流情况 2组患者手术前后子宫截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前PSV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组患者PSV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子宫血流情况上对比(x±s)

3 讨论

卵巢是女性重要性腺器官,卵巢良性肿瘤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常见妇科疾病。手术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开腹手术是既往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传统方法,可有效提出囊肿,效果显著,但开腹有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多等缺点,使开腹手术的实施受到一定限制[4-5]。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属于微创技术,出血量少,创伤轻,可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成熟,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时如何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是关键[6],若肿瘤壁与卵巢紧密相连,则在剥离肿瘤的过程中会出现创面大量出血的可能,需要及时止血。目前临床上在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时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缝合止血及电凝止血。缝合止血是最传统的止血方式之一,其安全可靠,对卵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有研究发现[7],由于缝合止血需要较强的基本功,对术者要求较高,且缝合过程耗时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电凝止血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止血方式,通过热凝效应起到止血作用,操作方便简单,止血迅速。虽然目前没有研究表明两种止血方式对患者出院时间有所影响,但部分学者认为[8],电凝止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更加值得临床推广。本文研究中表1可见,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且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P<0.05)。结果提示缝合止血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较多,与上述研究一致。但有学者发现,使用电凝止血时会破坏卵巢的局部组织,虽然达到止血效果,但由于对周围组织热损伤较大,容易引起再出血的发生。而还有研究表明,过度电凝止血容易对卵巢皮质组织造成损伤,引起卵巢功能的减退。故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离术的止血方式选择在临床上存在较大争议。

目前人们对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后卵巢功能较为重视,术后近期都会影响患者卵巢功能,致E2降低,FSH、LH升高,少数患者会出现月经改变。且囊肿剔除术会破坏少量卵巢组织,或使少量正常卵巢组织切除,使卵巢功能受到影响。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如何选择止血方式应该观察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程度。有学者在研究两种止血方式时发现,由于电凝止血需要灼烧局部卵巢组织,对卵巢内激素水平的影响较为严重。在电凝止血后,患者出现E2大幅度下降,FSH及LH大幅升高的症状[8]。而多数电凝止血的研究中均表明此结果。在本文研究中表2可见,2组患者术后3个月FSH升高,E2、LH降低,A组患者术后FSH、LH、E2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其激素水平优于B组(P<0.05)。结果提示,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低于电凝止血,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卵巢正常功能。其原因是缝合止血能够避免电凝止血造成卵巢表面的焦痂损伤,使卵巢维持正常血供,避免卵巢表面皮质缺血坏死,维持卵巢正常功能,与目前研究相符。卵泡数是卵巢功能的观察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卵巢反应的重要指标[9],通常窦卵泡数低于3个时,妊娠较为困难。本文在研究2组患者手术前后卵泡数时发现,A组患者术后患侧卵巢窦卵泡数高于B组(P<0.05)。结果提示,缝合止血则避免对卵巢组织造成损伤,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目前临床上对于卵巢功能检查不仅包括血清学指标,还包括多普勒彩超对卵巢血流情况的检查。在早卵泡期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卵巢基质血流,可预测卵巢对促排卵的反应情况。在基础状态下,卵巢基质血管收缩期血流速率峰值与随后的卵泡反应情况密切相关,而在正常周期中,优势卵泡部位卵巢基质血流较同位点早卵泡期升高,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正相关。侯湘平等报道[10],卵巢血流供应情况对卵巢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血流丰富的卵巢功能明显好于血流供应缺乏的卵巢。故本文将卵巢血流情况纳入观察指标,包括卵巢截面面积以及PSV。在研究卵巢截面面积时可见,手术前后2组患者卵巢截面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两种止血方式均无发生卵巢萎缩。而A组患者卵巢PSV明显高于B组(P<0.05),结果提示,缝合止血相对于电凝止血来说,对卵巢血供情况影响更小,也从侧面证实了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与目前研究一致。

故本研究认为,在实施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时,缝合止血法对卵巢功能影响较电凝止血的影响小,镜下缝合对大面积创面进行有效止血,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手术均需要使用缝合止血,若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大面积出血,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可使用电凝止血。若使用电凝止血,通过双极电凝,连续输出能量,只破坏电极中间组织,作用安全。电凝止血期间,需掌握电凝功率,明确电凝时间1~2s,在止血时适当用力,避免电凝对卵巢组织造成的损伤,效果显著。总而言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中缝合止血方式虽然会相对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子宫恢复较好,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 杨晓虹.腹腔镜下单纯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2,9(8):66-67.

[2] 刘红玉.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2-13.

[3] 肖瑞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60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77-78.

[4] 金爱红,周霞平,周凤珍,等.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2):301-303.

[5] 刘红玉.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2-13.

[6] 李晓,何云渝.两种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58-160.

[7] 张绪东.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3):375-376.

[8] 刘海娟.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8-39.

[9] 杨艳梅.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71,173.

[10] 侯湘平,吴仕元,宋学兰,等.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育龄女性卵巢功能及生存质量的近期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45-47.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ectomy in the ovarian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ovarian tumor.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benign ovarian tumor of receiving the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ectom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raoperative hemostasis. Group A adopted the suturing method and Group B adopted the bipolar coagulation hemostasis.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like intraoperative condition and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Group A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Group B; the bleeding quantity of Group A was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wo groups was not different; after surgery, the hormone of Group A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ch i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the number of antral follicles of bilateral ovaries of Group A was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5);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he sectional area of uterus of two groups was not different; before surgery, PSV of two groups was not different; after 3m of surgery, PSV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The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ectomy has an obvious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ovarian tumor. Although the suturing hemostasis will comparatively prolong the operation time and enhance the bleeding quantity during surgery, it will have fewer impacts in the ovarian function and better promote the uterus recover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ectomy; Benign Ovarian Tumor; Ovarian Fun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01

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 (20121106)

江西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李静 胡奕芳 汤光贤)

猜你喜欢
电凝卵巢囊肿卵泡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