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7-24 14:29叶向荣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肠镜电切术息肉

叶向荣

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观察

叶向荣

目的 对应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结肠息肉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外科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实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总时间(6.42±1.05)d和手术操作时间(46.37±5.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54±2.16)d、(68.92±6.40)min(P<0.05);结肠息肉手术进行期间不良反应(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P<0.05);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效果(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0.5%)(P<0.05)。结论 应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患有结肠息肉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肠镜;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治疗

以往临床对结肠息肉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开腹手术,但患者在接受该项手术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和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方法也有了革命性变化,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经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本身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几大优点[1-2]。本次对患有结肠息肉疾病的患者应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结肠息肉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5.3±0.5)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5.7±1.4)岁;治疗组患者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5.5±0.4)个月;治疗组男24例,女20例;患者年龄

23~79岁,平均年龄(45.6±1.3)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开腹外科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患者在要接受手术的前1天开始食用流质性的食物,且晚餐后保证做到绝对禁食,应用适当的导泻剂之后大量饮水,通常情况下这一阶段的饮水量应该控制在4000mL左右,直到患者导泻排除的大便呈现出清水样为止。对术前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可以根据医嘱适当的应用阿托品或者安定等药物,给药方式尽量选择肌肉注射为主,在手术开始前还应该以静脉推注方式给予山良菪碱10mg。帮助患者取截石位,并将手术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结肠镜以缓慢的速度插入到适当的位置,将患者体内残存的粪液完全吸出之后,通过结肠镜对息肉的具体位置进行再次的确定。内镜的头端和息肉之间应该保持2cm左右的距离,在对息肉病灶实施切除处理的时候,应该将其始终保持悬在胃肠腔当中的位置,通过电凝技术将息肉病灶完整的切除。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该保证卧床休息3d左右,并将肠腔内残留的一部分空气吸净,避免咳嗽。如果有便秘等症状出现,则应该及时的给予适当的缓泻剂,使大便能够被充分软化[3-4]。

1.3 疗效评价标准 无效:结肠息肉症状没有减轻,术后检查显示息肉病灶仍然存在,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肠道功能有明显异常;有效:结肠息肉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检查显示息肉病灶的体积的缩小程度超过50%,肠道功能有显著改善;临床治愈:结肠息肉症状消失,术后检查显示息肉病灶完全去除,肠道功能恢复正常[5]。

1.4 研究观察指标 选择2组研究对象的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总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结肠息肉手术进行期间不良反应、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 常规开腹手术后对照组结肠息肉治疗总有效率为70.5%;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后治疗组结肠息肉治疗总有效率为9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总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 对照组结肠息肉手术共计操作(68.92±6.40)min,结肠息肉疾病共住院治疗(9.54±2.16)d;治疗组结肠息肉手术共计操作(46.37±5.29)min,结肠息肉疾病共住院治疗(6.42±1.0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549,P=0.023;t2=12.6715, P=0.048)。

2.3 结肠息肉手术进行期间不良反应 在常规开腹手术围术期内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穿孔、感染、腹胀等不良反应;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围术期内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34)。

3 讨论

结肠息肉疾病是对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理学变化的总称,随着我国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所发生的改变,结肠息肉临床发病率明显升高,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外科治疗是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中应用内镜技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方法包括电灼切除、手术切除、套扎疗法、注射疗法、微波疗法等几种类型,是临床公认的对结肠息肉进行治疗最佳手段[6]。由于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相关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进步,高频切除术由于其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开腹等几大基本优点,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适应症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其不仅仅可以将一些体积较小的息肉完全切除,而且能将直径水平在2.0cm以上的大息肉彻底去除[7]。并已经逐渐成为临床对大肠息肉等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在内镜辅助下实施高频电切除术从而对结肠息肉疾病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造成创伤小、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疗效更加确切等几大优势,如在手术后有出血事件发生,则应该积极实施内镜治疗,少量渗血和搏动样出血事件发生后可以通过药物喷射及电凝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结肠息肉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开腹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可以充分说明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治疗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1] 黄庆忠.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肠息肉184例临床体会[J].中国药业,2010,19(11):84-85.

[2] 李冰.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2,16(2):110-111.

[3] 满桂月,李小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J].蛇志,2012,15(4):174-175.

[4] 贾俊先.金属钛夹在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1,33(16):2492.

[5] 吴文元.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0-1921.

[6] 李军.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4(26):113-114.

[7] 刘磊,吕士红,傅立国.内镜下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901-1902.

[8] 白东利,聂刚.1386例结肠息肉肠镜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0, 6(31):86-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16

江西 33200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叶向荣)

猜你喜欢
肠镜电切术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