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7-24 14:29彭建国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实性敏感度硬度

彭建国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彭建国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54例,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以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检查显示,本组54例患者共计128个结节,其中,104个为良性结节Ⅰ~Ⅲ级,24个为恶性结节Ⅳ~Ⅴ级;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用于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依次为91.67%、73.33%、92.19%,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依次为59.33%、58.33%、84.38%,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与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甲状腺实性结节;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

甲状腺实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关于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加之缺乏典型临床症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常规二维超声成像对于组织弹性证据的提供不足,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误漏诊率较高[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超声成像技术,其主要是通过获取相关组织的弹性模量而进行成像,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具有显著优势[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54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的常规二维超声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旨在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54例,其中,男11例,女43例,年龄22~65岁,平均(41.33±8.02)岁;病灶大小在5.0mm×4.4mm~56.3mm×43.2mm之间。排除钙化斑以及颈部手术史患者,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手术或者活检获得病理结果。

1.2 方法 采用HI Vision Avius带有超声弹性成像软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的频率在5~13MHz之间。检查时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并轻度仰起头部,实施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左叶、右叶的大小以及峡部的厚度。一旦检测到可疑病灶,则记录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是否存在钙化灶。嘱患者屏住呼吸,并切换至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取样框应包含病灶以及周围部分病灶组织,并尽量避开大血管。以探头对甲状腺组织进行规律性轻压,当压力指示条显示数据为2~4时即可留取图像,如图1所示。采用双幅图像,对比弹性图像与二维图像,并比较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弹性图像采用彩色编码进行不同组织弹性大小的表示,其中,绿色为硬度均等的组织,红色为软组织,蓝色为不容易变形的软硬相间组织。操作均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学医生完成。

1.3 超声弹性图像分级标准 根据受压后组织变形程度以及病灶区域的颜色对弹性图像进行分级:Ⅰ级:受压后病灶完全变形,且呈现绿色;Ⅱ级:受压后病灶大部分变形,且多呈绿色,少部分呈现蓝色;Ⅲ级:受压后病灶仅下部分发生变形,病灶周边小部分呈现绿色,中心部位呈现蓝色;Ⅳ级:受压后病灶未变形,且均表现为蓝色;Ⅴ级:受压后病灶以及周边区域无变形,且病灶以及周围组织均表现为蓝色。Ⅰ~Ⅲ级为良性结节,Ⅳ~Ⅴ级为恶性结节。

图1 探头对甲状腺组织进行规律性轻压,压力指示条显示数据为2~4时留取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本组54例患者128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诊断显示,104个为良性结节,24个为恶性结节,其中,15个为淋巴结,包括9个反应性淋巴结和6个转移性淋巴结。

2.2 实时弹性超声成像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检查结果 实时弹性超声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2.19%(118/128),敏感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73.33%(22/30);常规二维超声的准确率为84.38%(108/128),敏感度为58.33%(14/24),特异度为58.33%(14/24),实时弹性超声成像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χ2=7.1111,P<0.05),准确度显著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χ2=3.7758,P<0.05)。弹性超声与常规二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见表1。

表1 弹性超声、常规二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n)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超声弹性成像首次被提出是在1991年由Ophir首次提出,其在临床应用中根据不同组织弹性系数的不同,通过对人体组织施加压力,组织会产生位移等变化,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系统计算人体组织的形变程度,从而借助图像色彩反映人体组织的硬度。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组织在此种方法检测下均会变硬,超声导弹成像可以通过与其它组织的硬度差别进行成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前列腺、甲状腺结节、肝脏等肿瘤的诊断。

超声是临床检查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治疗决策以及预后判断均具有指导意义。常规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鉴别主要依据肿块内部存在以低回声为主的不均匀回声,且常合并点状钙化病灶,病灶的边界模糊,且形态不规则,可表现出伪足样浸润,且其周围未见声晕[3]。此外,病灶后方的回声明显减弱或者消失,且血供较为丰富,通常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良恶性结节常规二维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重叠性,极易导致误诊,鉴别价值有限[4]。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其能够通过反应组织的软硬程度而进行病灶良恶性的鉴别[5]。恶性病变组织的硬度相对良性病灶明显增大,弹性系数也增大,主要是由于恶性组织多是由坚硬病变组织所组成,且存在浸润性生长,病灶边缘表现为蟹足状或者星状,并于周围组织粘连[6]。应用弹性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充分反映组织的硬度信息,且不会出现硬度重叠现象,故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研究表明,结节的硬度越大,其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也越大[7]。本研究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为92.19%,较常规二维超声的84.38%显著提高(P<0.05),此外,其敏感度达91.67%,显著高于常规二维超声的58.33%(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虽无明显差异,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仍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充分证实了其良好的诊断效能。但结节大小对于弹性成像的诊断具有明显影响,通常结节较大时宜多选取图像,以免遗漏结节局部恶变。此外,弹性图像中如结节的面积偏大,难以测定周围正常组织的弹性应变率,不利于结节性质的判定而导致漏诊[8]。认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弥补常规二维超声的不足之处,提高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良恶性诊断鉴别准确性,但对于部分难以鉴别的病灶,还需结合常规二维超声、患者的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 杨华,唐少珊,武云昊,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12):1064-1067.

[2] 乔金莹,夏国园,李星云,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13,28(11):1252-1254,封3.

[3] 潘善美,邹勤.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8):195-196.

[4] 丹海俊,王燕,丹海永,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小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63-65.

[5] 宋玉林,朱丽华,陈帅,等.超声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1):4009-4011.

[6] 徐杜娟,崔建华,王兴田,等.超声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36):10-11.

[7] 俞清,王文平,夏罕生,等.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8):740-743.

[8] 冯占武,丛淑珍,吴丽桑,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小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2):2149-2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19

湖南 417000 娄底市中心医院 (彭建国)

猜你喜欢
实性敏感度硬度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终轧温度对F460海工钢组织及硬度影响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
新型EL1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