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中关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7-24 14:29朱述浪许刚黄波王辉辉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植皮优良率负压

朱述浪 许刚 黄波 王辉辉

骨科创伤中关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述浪 许刚 黄波 王辉辉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中关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创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处理,观察组给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植皮次数分别为(17.23±6.37)d、(1.31±0.73)次;对照组分别为(25.13±4.71)d、(2.42±1.17)次;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处理骨科创伤,能够彻底清除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骨科创伤;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效果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交通的逐渐发达,造成骨科创伤的因素越来越多,骨科创伤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1]。骨科创伤很多都是开放性创伤,伤情比较复杂,往往会伴有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重要组织暴露,从而引起感染等其他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对此,寻找一个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3.7±6.4)岁,创伤原因:高处跌落12例,车祸伤17例,重物砸伤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4.4±6.3)岁,创伤原因:高处跌落11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科创伤原因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处理,根据创面情况更换敷料,对于伤口较深的创面放置引流条,对于感染性创面要持续使用敏感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创面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首先用医用酒精、生理盐水对创面皮肤进行清理,根据创面大小裁剪VSD敷料,然后将大小合适的敷料放置在创面内,并保证敷料和创面之间没有空隙,之后把半透明的膜贴到敷料上,保证敷料、引流管以及皮肤都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并开始引流。

1.3 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次数;(2)疗效评价标准:以创面大小、有无感染等方面判断治疗效果:优:创面完全愈合,无感染;良: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有部分出现感染;中:创面面积有所减小,有一大部分创面存在感染;差:创面面积没有明显改变,创面感染严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植皮次数比较 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植皮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植皮次数比较(x±s)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骨科创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突发性疾病,可由多种因素所致[3]。骨科创伤多是一些开放性的创伤,伤情比较复杂,常常会伴有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重要组织暴露,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其他更多的细菌组织就会趁虚而入,引起感染、皮肤坏死、创面扩大等更加严重的并发症[4]。传统上用来处理骨科创伤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反复换药、引流的方式将坏死组织、分泌物排出[5]。这种方法虽然也能顺利清洁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但反复的换药、引流使得创面反复的和空气接触,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一种既可以处理浅表创面也可进行深部引流的新型引流术[6]。该种引流术是由VSD材料、半透明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等组成[7],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8]。用在骨科创伤中,能够彻底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优良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处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植皮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处理骨科创伤,能够彻底清除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福忠.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58-559.

[2] 高洪辉,李国鹏.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应用在骨科创伤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26-27.

[3] 王光耀,周志荣,张洪军.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应用在骨科创伤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44-545.

[4] 朱磊,李国庆,王来斌,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4-536.

[5] 廖章渝.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2999.

[6] 施田宝.杜桂夏.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3(3):30-31.

[7] 程勇.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6):1229.

[8] 黄永锋,叶劲,邹仲兵,等.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114-1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25

江西 33200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朱述浪 许刚 黄波 王辉辉)

猜你喜欢
植皮优良率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
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疗效观察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