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精心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2015-07-24 14:29谢美英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精心神经外科手术室

谢美英

围术期精心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谢美英

目的 对应用精心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精心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精心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精心护理;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手术室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病,脑动脉异常膨出,是导致珠网膜下腔出血事件发生的一个最为常见的原因,随着目前我国医学的发展,显微手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对动脉瘤疾病实施治疗的一个发展趋势,可以使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对于接受该项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有效护理,不仅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1]。为了对接受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组织开展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接受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2±1.6)个月;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54.7±6.4)岁;患者体质量44~82kg,平均体质量(53.9±8.3)kg;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1±1.5)个月;患者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54.9±6.3)岁;患者体质量45~81kg,平均体质量(53.8±8.2)kg。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精心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①患者准备:术前访视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说明医生、仪器、设备等基本情况,以保证其能够以稳定情绪接受手术治疗。②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手术所需的显微镜(具有术中荧光造影功能的LeikaM720 OH5显微镜)、单双极电凝、动力系统、两套吸引器,保证能够正常使用。③相关物品的准备:除神经外科手术所需的一些常规器械外,还要准备脑外显微器械、蛇皮拉勾、动脉瘤夹持钳、动脉瘤临时阻断夹、动脉瘤夹、显微吸引器、耳脑胶、止血纱等。④相关药物的准备:准备好20%甘露醇、硝普钠、罂粟碱、尼莫地平(尼莫同)等相关药物。(2)术中:①巡回护士:a手术室合理布局:如图1所示。b患者体位:手术采取改良翼点入路,将床头撤下安装专用头架,将患者头部托起并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垫好软垫,使颧突部能够位于最高点位置,颈部保持平直,防止气管及颈部血管发生扭曲、牵拉、压迫等不良事件。c通路管理:静脉通路以肘部为佳,仰卧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位置应该选择在器械护士对侧上肢肘的正中静脉处,侧卧位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位置应选择患侧上肢的肘正中静脉。深静脉置管直接连接输血器。全麻后导尿并观察尿量,防止肾功能衰竭。必须准备两套吸引装置并保持通畅。一旦动脉瘤破裂,只有用其吸出术野积血,才能看清相应的出血点,夹闭瘤颈。d控制性降压处理:在进行刺激性较大的操作步骤的时候,应该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控制在80~90mmHg之间,避免颅内压剧降。配合麻醉师对微量泵输注硝普钠的实际速率进行调整,以对血压进行控制。e精确记录相关数据:在瘤体被分离之后如果需要对某个较大的动脉实施临时的阻断处理,就应该对阻断的实际时间进行准确的记录,20min以内为宜,每15分钟开放1次,间隔5min。妥善固定:防止任何细小震动,操作时严禁移动手术床及显微镜等设备,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必须得到相关操作医生的同意,将全部操作暂停以后再进行调整。②器械护士:a棉片的制作和使用:备好1cm×1cm,1cm×1.5cm,1cm×2.0cm等各种规格大小的棉片,并计数。b密切配合:通过录象显示屏对手术的进程进行密切的观察,将双极电凝、显微剪、剥离子、棉片等物品随时传递给手术的操作医生,保持吸引器通畅,及时清除双极电凝的焦痂。c安装动脉瘤夹:对瘤体实施夹闭之后,备好3%的罂粟碱并稀释至5mL,冲洗痉挛血管,或将5mL的尼莫同稀释到45mL的生理盐水中,滴注在痉挛血管[2-4]。

图1 手术室布局

1.3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结束后,通过术后病房探视的机会,以不记名打分的形式对手术室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进行了解,100分为满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5]。

1.4 观察指标 选择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操作时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到78.0%;观察组患者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2.2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操作时间 对照组患者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共计操作(103.68±15.24)min,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共计操作(84.50±13.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出现不良反应例数 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围术期,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病,脑动脉异常膨出,是导致珠网膜下腔出血事件发生的一个最为常见的原因,随着目前我国医学的发展,显微手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对动脉瘤疾病实施治疗的一个发展趋势,可以使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6-7]。在显微手术的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以保证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围术期内接受精心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1%,明显高于围手术期内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8.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数据,可以更加充分直观的说明精心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期间实施的重要意义。

[1] 刘骏辉,陈谦学.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20(6):370-371.

[2] 金海泉,胡涛,张晓海,等.颅内动脉瘤520例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33-134.

[3] 王慧.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0, 18(1):98.

[4] 杨彩侠.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3,11(下):6294-6295.

[5] 李红月,倪宝英,吉华芳,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44-45.

[6] 李艳,范玉滢,田甜.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4,20(17):57-58.

[7] 蔡明玉,何亮,王立富,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学,2011,39(4):467-468.

[8] 纪宜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J].当代医学, 2012,18(6):44-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65

江西 341000 赣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谢美英)

猜你喜欢
精心神经外科手术室
“精心、贴心、尽心” 赴一场一年一次的“约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精心选购 合理搭配
吾栖之肤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