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2015-07-24 14:29刘红莲罗艳琛黄意玲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期满意度

刘红莲 罗艳琛 黄意玲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刘红莲 罗艳琛 黄意玲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性期护理和缓解期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O2、P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性期护理和缓解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肺心病;急性期护理;生活质量;效果

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为支气管-肺组织或者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发生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的心脏病,主要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肺心病较为多见[1]。肺心病病情发展较慢,患者起初主要伴有肺、胸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步会出现心功能衰竭、肺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症状[2-3]。为有效增强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4]。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8.3±7.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6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8.5±7.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11例,Ⅳ级5例;经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心功能分级等3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性期护理和缓解期护理,详细护理措施如下。

1.2.1 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对肺心病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时监测,并观察患者的心悸、颈静脉怒张、尿量以及腹胀等情况;另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口腔黏膜、口唇、皮肤以及指甲等颜色进行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痛以及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

(2)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保证患者病房空气的畅通,实时开窗通风,将室内温度控制为18℃~20℃,有效预防患者感冒;另外,将湿度控制为50%~60%;处于急性期,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处于恢复期,则患者可适当加强运动。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时,首先患者取半卧位,不仅能够保证患者舒适,而且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坐位时患者应在两侧放置立枕从而辅助双手,有效缓解患者疲劳;注意患者体位改变要以防止头部下垂、扭曲以及屈曲为主。

(3)心理护理。由于肺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质较弱,易受到病程迁徙不愈合感到痛苦,进而易产生焦虑、悲观以及失望等心理情绪,进而大大降低治疗自信心。为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家庭环境、学历等方面的因素,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另外,为有效减少患者受到各种精神因素带来的刺激,可通过制定巡视查房制度,护理人员加大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以便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支持。此外,护理人员要运用娴熟的技术、良好的态度,得到患者的信赖,提高其配合度。

(4)饮食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年老体弱,要为其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饮食以热量高、蛋白质含量高以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并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另外,进食过程中,患者坐位,吃饭时细嚼慢咽,进而有效避免发生呛咳;另外,患者食物要以低盐量为主。

1.2.2 急性期护理 急性期肺心病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发展快以及易合并较多并发症的特点,因此,对其实施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如患者痰液比较干结、粘稠,不易咳出,则可对其采取雾化吸入治疗,进而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如患者无力咳痰,则可采取吸痰处理的方法,在进行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

(2)合理给氧。对患者给予吸氧处理,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由于肺心病患者长期性处于低氧状态,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较低,因此,要合理控制给氧流量,避免过多。对其适宜运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法,将氧流量控制为每分钟1~3L,将氧浓度控制为23%~27%;在此基础上,为防止发生鼻黏膜干燥,可增加使用湿化瓶,温度控制为50℃。在患者吸氧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定时分析血气,根据结果对氧气的流量、浓度进行及时调节。

(3)心衰护理。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时,可使患者服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应用过程中,注意要缓慢推注,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尿量以及心律整齐度等,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另外,对患者实施输液护理,有效控制输液量与补液速度,其中,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控患者的24h尿量,根据尿量记录来确定最佳输液量;将补液速度控制为每分钟30滴。

(4)皮肤护理。由于肺心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且大多数为高龄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易出现压疮,因此,在对患者护理时,要实施皮肤护理,定时对患者翻身,使用温水清洗皮肤,在骨突部位,使用50%的酒精进行按摩,并为患者铺设软枕;另外,定时清洗床单,保证床单的干燥、干净、平整;此外,要嘱咐患者做好保暖工作,穿厚衣服,避免着凉进而加重病情。

(5)夜间护理。由于急性期肺心病患者病情较危重,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晚上,要对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

1.2.3 缓解期护理 患者进入到缓解期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更容易得到控制,因此,对其缓解期实施护理不同于急性期护理。缓解期护理要以积极有效预防感染为护理原则,有效防治原发病,并有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呼吸道带来的不良刺激;另外,患者饮食要注重营养,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等食物;患者要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运动量,进而有效提高自身抵抗力。

1.2.4 并发症护理 肺心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呼吸道感染、酸碱失衡、交叉感染、休克、心律失常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对其并发症进行护理,要加强低血氧症、呼吸兴奋剂以及利尿剂等药物的观察;另外,还要加强患者的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检测,及时进行改善、纠正。

1.3 观察指标[5]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项;SAS评定:如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超过50分,则表明患者伴有焦虑状态;SDS评定:如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超过53分,则表明患者伴有抑郁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O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x±s,mmHg)

2.2 2组患者的SAS、SDS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3.1±8.2)分,SDS为(38.5±6.4)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5.6±9.6)分,SDS为(49.9±9.8)分;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1例,满意4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3 讨论

现代疾病发展受到多种综合性因素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时,要对患者的情绪、心理应激、个性以及不良行为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肺心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发病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为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6]。另外,由于肺心病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往往入院时病情发展较重,且自身伴有基础性疾病,体质较差,进而一定程度增加治疗难度和护理难度。肺心病包括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急性加重期护理主要以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以及控制心律失常为原则;缓解期护理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肺、心功能恢复为主[7]。此外,还要做好肺心病的预防工作,提倡患者戒烟;积极有效防治原发病诱发因素,如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过敏原等;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严格控制运动量[8]。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均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性期护理和缓解期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PO2、P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对肺心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增强治疗自信心。

[1] 肖颖洁,刘斌霞,罗蕊,等.1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245.

[2] 肖玉芝.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5):250.

[3] 方香香.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7):227-228.

[4] 梁奕雯.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1(6):3718-3719.

[5] 赵颖.老年肺心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89-2290.

[6] 王立强.舒适护理干预治疗肺心病呼吸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6):149-150.

[7] 杨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的护理要点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6):134-135.

[8] 张莉莉.4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护理探析[J].中外女星健康研究,2015,10(8):1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69

;江西 330006 江西省胸科医院内科 (刘红莲 罗艳琛 黄意玲)

猜你喜欢
肺心病急性期满意度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