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系统在某供水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2015-07-25 05:22魏学文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控制点高程平面

魏学文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24)

0 引言

CORS系统是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的简称,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系统,可以定义为山西省内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与传统的GPS作业相比,连续运行参考站具有作用范围广、精度高、野外单机作业等众多优点。

某供水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工程,是山西大水网骨干工程,横贯平顺、潞城、黎城、襄垣、长治市、屯留和长治县等7个县(市),东依太行山脉、西临长治盆地,工程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晋东南地区工农业用水紧张局面。其主要测绘任务包括:平面控制网测量、高程控制网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1/2000地形图测绘、1/2000纵横断面测绘、施工放样,具有线路长、范围广、勘测周期短、测绘内容多等特点。CORS系统在本工程测绘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还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

1 平面控制测量应用

1.1 传统平面控制测量

该工程测绘初期,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平面控制使用静态GPS作业方式,从国家C级GPS点引测至测区,分别布设D、E两级GPS网,必须同步观测,观测时段90 min和60 min,搬站时间综合60 min,除去星历不好的时段,加上必要重复观测、不合格重测和补测,需要6台(套)静态GPS接收机,6个作业人员,2辆汽车,2名司机,内业数据处理,平均每天观测8点,全网观测总时间30 d。

1.2 CORS系统平面控制测量

工程测绘中期,我省CORS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以其显著的优势吸引着众多测绘人员的关注,但其测量精度、应用范围是否能够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呢?为此,我们在本测区使用CORS系统对已有平面控制点进行了检测。

1)检测要求:

a)选取测区不同区域的平面控制点检测,共39点;

b)双星CORS移动站仪器,高度截止角10°,PDOP值小于3,设置历元10;

c)脚架严格对中整平;

d)观测前,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储存空间是否充足;

e)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小于2 mm;分别从不同方向量取天线高3次,精确至l mm,较差小于3 mm时取平均值;

f)观测中,不许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

g)CORS系统信号强劲,稳定保持5 s固定解后方可采集;

h)约定每次重新初始化称为1个测回,每点观测2个测回,每测回记录3次数据,3次读数较差小于1.5 cm,该测回取3次读数平均值;测回间较差小于2 cm,该点坐标取2个测回平均值;超出上述限差时,需重测或补测;

i)检测完成后,CORS测量成果和静态GPS测量成果精度比较见表1。

表1 CORS系统平面控制点检测比较表

2)检测精度

计算CORS系统测量点位中误差m点=±29.1 m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以下简称《规范》)4.1平面控制精度要求:“当进行1/500比例尺测图时,其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相邻点点位允许中误差为±5 cm”的规定,可见本测区CORS控制点点位精度能够满足本工程首级平面控制测绘的要求。

2 高程控制测量应用

2.1 传统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本工程的技术设计方案,水准线路分别测设5条,检测测段9段,总长约200 km。在已完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中,使用较先进的精密水准仪进行等级水准测量,需要一台(套)自动安平水准仪,5名以上作业人员,1辆汽车,1名司机,加上必要重复观测、不合格重测和补测,对地形高差大的测段,测量难度和时间大幅增加。平均每天观测6 km,全网观测总时间为70天。

2.2 CORS系统高程控制测量

本工程的取水枢纽部分位于长治盆地东部的太行山边缘山区,河谷狭窄、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植被茂密,测区引测直接水准线路一条。供水管线部分位于长治盆地的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工农业发达、村镇众多,分别沿管线测设直接水准线路。

根据水准模型原理,高程异常的不均匀将影响到高程测量的精度。为了检验CORS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分别对各条线路的部分直接水准点进行CORS高程观测和计算。

1)检测要求

a)选取测区不同区域的高程控制点检测,共26点。

b)其他同平面控制检测要求b)~h)。

c)检测完成后,CORS测量成果和水准仪直接水准测量成果精度比较见表2。

2)检测精度

按照式(1)测量误差理论计算CORS系统测量高程中误差,m高=±23.1 mm。根据《规范》5.1高程控制精度要求:“最弱点高程允许中误差为±h/20。当h=0.5 m时,允许中误差为±h/16”的规定,即:±h/20=±5 cm; ±h/16=±3 cm。可见本测区CORS高程精度能够满足本工程首级高程控制测绘的要求。

3 CORS系统的应用总结

3.1 应用效果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CORS的测量方法避免了误差的累积,精度完全满足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限差要求。

使用CORS系统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每点观测时间平均约6 min,测量过程仅需移动站1台,1辆汽车,1名司机、2名作业人员,迁站时间约10min,除去不良观测时段,每天测设平面控制点可达30点以上,与原静态GPS测量比较,效率提高3~5倍,综合成本节约70%左右;与水准测量比较,CORS系统高程测量不仅能与平面测量同时进行,而且不受地形高差、视距和水准路线的限制,综合成本仅为水准测量的20%左右,大幅提高了测量经济效益。

表2 CORS系统高程控制点检测比较表

3.2 CORS系统应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CORS系统的测量精度,在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性能稳定、接收可靠、精度较高、双星或多星的仪器设备;

2)选择测区GPS信号干扰少、CORS网络信号强、传续稳的点位;

3)远离GPS干扰源;

4)检查测区的CORS信号是否稳定,网络延迟是否严重(通讯延迟小于3 s,可靠性100%);

5)避开中午、早8时和强对流天气观测;

6)查看星历预报,选择较好时段观测;要求PDOP<3;

7)固定解、收敛精度稳定2~5 s后进行观测记录,每点观测2个测回,每测回记录3次数据,3次读数较差小于1.5 cm,该测回取3次读数平均值;测回间较差小于2 cm,该点坐标取2个测回平均值;超出上述限差时,需重测或补测;

8)联测已知国家控制点,检查观测精度。

3.3 应用拓展与展望

通过CORS系统对本工程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的检测分析,CORS系统在本测区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满足《规范》各项限差要求,所以,对于较低精度要求的测绘内容都可以广泛使用。

1)在工程项目基础测绘中,作为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使用;

2)在CORS信号不能覆盖的范围外,利用CORS系统测设控制点,作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起算控制点,高效地引入测区控制;

3)对于单纯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可直接使用CORS系统测设图根控制,并进行比例尺在1/500以下的地形图测绘;

4)对于断面测绘项目,不再受到RTK基站距离的限制,通过CORS系统的多基站无缝衔接,实行不间断全程测量;

5)对于工程踏勘选线、施工放样、地籍测量等项目,不必逐级布设控制点,直接利用CORS系统完成三维坐标的测量。

综上所述,CORS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而且能够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相信,CORS系统必将在国家经济腾飞、兴水战略的背景下,为我省的大水网工程和小水库工程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控制点高程平面
8848.86m珠峰新高程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
GPS高程拟合算法比较与分析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
SDCORS在基础地理信息控制点补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