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途径

2015-07-25 23:23张瑛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途径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家长的热切期盼。如何转化学困生,我认为应从热爱学生、抓住课堂、做好辅导、联系家长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途径

在“减负”的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常发现有这样的情况:班级里,学生的基础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等参差不齐、同样的教学内容,一部分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且能举一反三,可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赶不上课程进度,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业不会做,经常处在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最终陷入了消极厌学的恶性循环中。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如何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研究的课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我们只有做好转化工作,才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的繁盛输送合格人才。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就“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拿出来与同仁交流,以期指教。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双向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很容易激起他们自尊、自强、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强烈欲望,从思想情感上和教师亲近起来,进而以常态进入到学习中。因此,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为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做到:

第一,理解和尊重学困生。

第二,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困生。

第三,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困生,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第四,要放下身段,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课堂是学困生转化的阵地

(一)课堂中要关注“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受以前所学知识、技能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課堂上的学习可以说是举步为艰,如果此时教师再不能关注到学困生,势必会让学困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地引导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让他们学有所得。

与此同时,还要恰当地运用激励、赏识方法。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及时关注与鼓励学生,能树立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课堂中要“关照”学困生

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学困生”的存在,尤其对于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要尽量让他们能够在课堂内掌握。在教学安排上,尽量用清晰生动的讲解,深化技术动作形象,诱发学困生跃跃欲试的情绪,并巧用教学手段,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困生只要举手发言就应加以鼓励;有进步就给予赞许;让他们有“跳一跳就摘到桃子”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三)课堂中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学困生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将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有无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将影响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在班级中,应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督促学困生记忆概念、做作业、修改错题,实现互帮互学,以空前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四)课堂中要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倘若是一种好的习惯,那将会受益终生;反之,将会贻害终生。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中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着手,让学生逐步养成会思考、会提问、会笔记、会发现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加强课外辅导是学困生强化提高的关键

课外辅导主要包括课前辅导和课后辅导两部分。课前可采用“五看三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困生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五看”主要是指:看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看资料、例题、注解,看错题,看检测等。“三问”是指引导学困生就课前预习向教师提问:一是对于新知识概念的提问;二是对于学科中必要的技能、必要的方法进行提问;三是质疑性提问。课前辅导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困生的知识漏洞,弥补学困生知识学习上的不足。

课后辅导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后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教师可开展“请让我来帮助你”的教学活动,即将每个学困生的提问进行汇总,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然后,在生生互助的前提下,将学生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由教师来“后教”,个性问题个别解决,共性问题集中解决,重点、难点详细解决。

四、“家”“校”联合是学困生改变的根基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教师的“单操”是不行的,必须求得家庭的配合,使家长、教师合为一股力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也好让家长每天都知道子女的学习状况,并参与到转化工作中来。此外,还可建立“家校”联系网络,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让家长学会怎样与孩子相处,学会与子女沟通,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学会真诚地“赏识”孩子。教师要将学生在校近期的表现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家长定时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学困生的教育事关教育工作的全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还要和每一位家长进行合作,共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困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

张瑛(1966.5.9- ),女,甘肃武威人,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二中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