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党报的生存之道

2015-07-30 03:40
新媒体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党报舆论受众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的生存之道

魏玉麟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党报作为传统权威的官方媒体,同样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党报发展的优势以及劣势,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简单的分析了党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地方党报;传媒竞争;对策

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是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不同种类的新闻媒体对受众的争夺日趋激烈。因为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党报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1 党报发展的优势及劣势

在分析党报的生存之道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党报目前的优势及劣势。

1.1发展优势

1.1.1党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种鱼龙混杂的碎片信息,同时相当一部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都值得怀疑,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党报等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得到最准确无误的信息。

1.1.2党报是我国新闻舆论的主战场

党报由各级党委主办,其党报呈现的内容军代表党的发展目标和目前我国政治的发展方向,是党主流意识的体现。党报在舆论上积极、正义的舆论。

1.2发展劣势

1.2.1订阅群众相对较少

对于党报,其一般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发行,面向的受众一般是各个群体的意见领袖,订阅一般均是公费订阅,群众直接购买或者阅读党报的人数相对较少,传播力较差。

1.2.2党报的文风缺乏亲和力

党报在创办以来,文风均相对厚重和“生硬”,读者在阅读时,很难产生亲切感和贴切感。在语言上,党报的语言表现出不接地气的现象,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1.2.3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在同一类产品中,党报会受到晚报、都市报的强大竞争,党报订阅一般是单位订阅,而个体在进行订阅报纸时,一般会选择当地的都市报或者晚报;在品类竞争中,新媒体的出现,受众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电视、移动网络等成为信息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

2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的生存之道

新媒体的出现,给党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党报应该顺应潮流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1借力新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域

对于我国的舆论场,长期的被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官方舆论场是指由官方促成并且主要控制的舆论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表现的是当权者的思想;民间舆论场是指在民间自然形成的舆论场,虽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民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以《人民日报》为例,很好的说明了在新媒体时代下,打通两个舆论场的重要意义。《人民日报》作为传统权威的官方媒体代表,新浪微博作为民间舆论场的代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上线,对打通两个舆论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党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可以更好的发挥党报的引导性作用,更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2.2借力新媒体,拓展党报的传播渠道

党报通过新媒体,实现了创新性的宣传和传播党政思想,拓展了党报的传播渠道和宣传方式,提高了党报的宣传力度和传播效率。对于新媒体,在舆论空间多元化的社会传播环境中,党报的加入可以多一份党的指向标;对于党报,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多角度、多方面的宣传自身的观念和思想,提高党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受众可以多途径的获得党政信息,进而合理的进行信息的整合。党报运用在新媒体中,以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受众传播信息,符合目前人民群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2.3改变语态,线上品牌形象的二次塑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党报在线下留给受众严肃、官方的整体形象,借助新媒体,党报在线上形成了清新、活泼、贴近人民群众的形象,亲民路线和网络语言的运用使得党报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播。

同样以《人民日报》为例,在2013年12月15 日10:30,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微博“【四六级:‘神题型’考碎‘玻璃心’】昨天,‘变脸’后的英语四六级首次开考。调查显示,近两成人听力交白卷。六级考生遭遇‘中国风’神翻译题,无奈之下,有网友把丝绸之路翻译成Si Chou Road,把指南针翻译成GPS……新题型,你怎么看?”,该条微博受到了5074次转发,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引来人民群众的关注。浏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以来所发的微博,可以发现区别于以往的严肃风格,灵活的使用了大量流行词汇,语言清新亲民,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喜爱。

2.4注重“观点为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8·19 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提高质量和水平, 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对于都市报和晚报等,刊登的均是一些奇闻异事,网络新闻则片面的追求点击率,传播的部分信息较为低俗。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党报在线上的传播应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党政思想,客观冷静的传播信息。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党报是重要的传播模式,对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需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角度出发,深入的进行挖掘的报道,向受众传播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树立正确的党政思想,扩大在人民群众之间的影响力。

再次以《人民日报》为例,其线上的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均坚持以自己的观点进行问题的阐述和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人民网,设置了“人民网评”、“观点1+1”等评论专栏,对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提出了“人民微评”的模式。

3 结束语

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是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不同种类的新闻媒体对受众的争夺日趋激烈。因为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党报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党报发展的优势以及劣势,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简单的分析了党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生存之道。希望对该行业的发展、进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7.

[2]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2 (3).

[3]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作者简介:魏玉麟,研究方向为新闻学。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05-005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

猜你喜欢
党报舆论受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