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和谐,班主任该做些什么?

2015-07-30 01:58吴小凤
江西教育A 2015年5期
关键词:班长班干部师生关系

吴小凤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说过,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说,班集体需要和谐。为此,班主任要善于搭建可以触及和谐班级律动“细脉”的平台,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和谐学习、和谐相处、和谐生活。

一、自主选择座位,奏响和谐序曲

长期以来,学生座位的安排一般是老师按高矮顺序、男女生搭配的原则,指定位置。其主要策略是防止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在某些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弊端:学生间的小矛盾,小摩擦烽火不断,班主任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矛盾;合作学习时有些同学因关系不和谐,闭口不谈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还会故意捣乱,长期不和同桌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之间的作业检查和相互辅导,几乎没见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深入思考后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失去自主权,对那种被动的安排和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导致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我决定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高矮顺序、优差搭配的原则,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好沟通,相处愉快的合作伙伴整合座位。此决定一宣布,全班同学立即欢呼雀跃起来。两个月后我发现,优秀的学生因为得到同学的认可产生了价值感;差生则因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爱,消除了自卑感;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积极性加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组长和“小老师”们更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小组的检查、督促、辅导等工作。

这种自主选择座位的做法以人为本,改变了保姆式和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谐的旋律由此奏响。

二、师生关系民主,营造和谐氛围

自古以来,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表现在以一种威严的声音压倒另一种稚嫩的声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局面还是没有彻底扭转。

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掲去“威严”面纱。古语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如果我们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能想到这点就不难放下架子,对学生自然就会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引导。例如:一次放学时,我在人群拥挤的楼梯口看到一女生伸手打了一下前面的男生,这一打虽不重,可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惹怒了那位男生。看着他怒目睁圆,转身就要追那女生,我赶紧走过去轻轻拍了一下男生的肩膀,说:“小伙子,好男不跟女斗,咱们走,不理她。”这句简短而且不着一字批评的话,让刚才还是怒火中烧的男生立刻平静下来,立马乖乖地下楼去了。试想当时我若用教师的“威严”去吆喝,训斥,是可以制止争端,避免引发事故,但我认为,“威严”的有效期可能是短暂的,可能教师一转身,“秋后算帐”的一幕就要上演了。很显然,我们只要放下教师的威严,给学生注入“宽容”、“引导”的良药,有效期才会长久,师生关系才会更民主和谐。

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有些教师为了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威信,自己出现错误和缺点往往是威严地掩饰。其实,这种思想一旦在学生的身上潜移默化,那么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就会大打折扣。我是个记忆力差,粗心又马虎的老师,常在学生面前露马脚,但我却从不掩饰自己。当学生指出我的错误时,总不忘真诚地说句:“谢谢你帮助老师!”当我在课堂上突然忘了某个知识时,我会带领学生一起翻阅字典或资料……在我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乐意接受善意的批评,并逐渐养成质疑求实的精神。也就在这种纠错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民主和谐关系也悄然建立。

三、生生关系平等,传承和谐音符

在现代媒体设备的强劲攻势下,孩子们的知识面、思想、个人表现欲望都在改变。如果教师不能给他们搭建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那肯定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去年下半年,我刚接任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在向原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后,我独自确定了班干部名单,所选班干部也没有辜负我,他们把班上管理得井井有条,为我减轻了很大的负担。正当我暗自高兴之余,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因不满现任班长呆板、严肃,发出了要竞选班长的呼声。考虑到中途换选班干部不太合适,但拒绝又不公平,于是我来了个缓兵之计,答应第二学期竞选班长。在宣布决定的同时我顺势提出当班长所要具备的条件,激励同学们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新学期开学伊始,我班的班干竞选活动在演说和投票中完成,结果却令我和很多学生感到意外:最先提出竞选班长的吴凡,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可票数却最少;原班长吴欢各方面都较好,还很懂管理方法,但还是以两票之差输给了一位性格温和,平时不惹人注意,但成绩却跃居全班第一的严兰英同学,屈居为副班长。此时,落选的同学难过伤心,新任班长是充满幸福和期待。郑重宣布选举结果有效后,我借机引导落选的同学正确面对失利,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并组织班上同学现场安慰,同时要求新班长虚心向老班长学习。这样一来,竞选风波平息了,新的班干部也在悄然成长。生与生,就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将和谐的音符传承下去。

此外,消除对学困生的歧视也是建立生生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部分。要消除对学困生的歧视,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那些学困生:一是低目标,高要求。即成绩目标低,学习习惯养成的要求高。二是多鼓励,多督促。即对学困生,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用细心和耐心来加强这类学生的管理。三是在人格上要维护学困生的尊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平等的榜样,树立起人人平等的思想意识。其次是常在班上宣扬优秀学生帮助学困生的典型事迹,促使更多的优秀生积极、努力地帮助学困生。如此,平等和谐的生生关系就产生了。

和谐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春风拂面暖人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和谐的理念在班级文化无声的熏陶中渗入学生的心田,透进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在默默中改变自己,在改变中塑造全新的自我,从而产生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促进力量,最终让学生在惊喜中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到进步的惊喜。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把握触及班级和谐律动的“细脉”,就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平等的生生关系,呈现出班级和谐的新视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管”是为了“不管”。◆(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班长班干部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班长的烦恼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我的班长我的班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