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立交桥立体绿化植物研究初报

2015-08-01 00:01刘志芳王延方郑代平张新玲邵君霞时景燕
河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春凌霄藤本

刘志芳,王延方,郑代平,张新玲,邵君霞,时景燕



郑州市立交桥立体绿化植物研究初报

刘志芳,王延方,郑代平,张新玲,邵君霞,时景燕

(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河南 郑州 450006)

针对郑州市立交桥绿化普遍缺乏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的问题,以立交桥立体绿化植物研究为重点,从植物品种、植物配置形式等方面开展7种藤本植物研究,为郑州市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绿化奠定了基础工作。

立交桥;立体绿化;植物;郑州市。

1 郑州市立交桥立体绿化现状

2015年3月,对郑州市三环内52座立交桥绿化现状调查结果(表1)为:42座立交桥进行了绿化,10座立交桥无绿化。其中,25座立交桥进行了立体绿化,占调查总数的48%。

25座有立体绿化立交桥中,立体绿化植物品种共4种,即五叶地锦、藤本月季、三叶地锦、凌霄,植物品种较单一,五叶地锦出现频率最高,19座立交桥应用,凌霄出现频率最低,仅1座立交桥应用。

立体绿化载体形式共4种,即护栏槽、箱体、墙面、桥柱。以单一绿化载体形式为主,有18座,占比72%。其中,4座护栏槽,1座箱体,8座墙面,5座桥柱;两种载体同时绿化的形式有7座,占比28%。其中,1座护栏槽加箱体,2座墙面加箱体,2座墙面加护栏槽,2座墙面加桥柱。

调查得知,目前郑州市立交桥绿化普遍缺乏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立体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不突出。为此,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开展了7种立体绿化植物研究,拓展立体绿化植物品种选择范围、植物配置及栽培管理模式。

2 立体绿化植物研究

2.1 研究地点

研究地点位于金水路与京广高架立交桥区北侧绿地范围内,选择8个桥柱分别标号。按设计方案,1、2号桥柱栽植三叶地锦,3号栽植藤本月季与扶芳藤,4号栽植常春油麻藤、5号栽植凌霄,6号栽植薜荔,7号栽植小叶扶芳藤,8号栽植络石。完成栽植时间3月底。

2.2 立体绿化植物品种

2.2.1植物选择原则

满足交通安全;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入外来优良植物,增加植物多样性;适地适树,选择耐旱、耐瘠薄、抗寒、抗污染、具观赏性的植物;以攀缘植物为主;生命周期长,管理强度适度,不需大量修剪整形;具一定园林观赏价值,能体现层次、突出季相。

2.2.2选择的植物品种特性简介[1]

藤本月季(Morden cvs.of Chlimbers and Ramblers):蔷薇科,蔷薇属,落叶,花色鲜艳,花期5~11月,喜光,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大红色三季花品种。

小叶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var. radicans):卫矛科、卫矛属,扶芳藤的变种,常绿藤本,茎匍匐或攀缘,长达10 m,花绿白色,花期6~7月,果黄红色,果期10月,喜光亦耐阴,较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叶入秋变红。

表1 郑州市立交桥绿化现状调查

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夹竹桃科,络石属,常绿木质藤本,枝缠绕攀缘,花期6~7月,白色。果黑紫色,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喜光又耐阴。耐干旱忌水湿,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豆科,油麻藤属,常绿大型木质藤本,茎棕色或黄棕色,复叶互生,小叶3枚,花大下垂,花期4~5月,粗达30 cm花序长。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较耐阴。

薜荔(Ficus pumila Linn.):桑科,榕属,常绿藤本,借气根攀缘,有乳汁。小枝有褐色绒毛。叶背面网脉隆起并构成显著小凹眼。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阴不耐寒,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中都能生长。

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紫葳科,凌霄属,落叶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花期5~8月。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但不适宜在暴晒或无阳光下。不喜欢大肥,较耐水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性能力。

三叶地锦(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Wall.) Planch.):葡萄科,三叶地锦属,落叶藤本,多分枝,顶端膨大成吸盘的茎卷须吸附他物,枝木质化后能产生大量的气生根牢固地吸附生长。花期5~7月,花小球形浆果,熟时蓝黑色。茎达30 m,耐寒耐旱亦耐高温,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喜阴也耐阳光直射,在肥沃湿润深厚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2.2.3栽植形式

地面栽植:利用原地面土壤条件,直接将植物栽植土壤中。特点是省工省力。如小叶扶芳藤、藤本月季、凌霄、三叶地锦。

箱体内栽植:利用种植箱,箱内配置营养土,将植物栽植箱体中。特点是按实际情况选择,创造适宜植物生长条件,避免不利因素影响。如络石、薜荔、常春油麻藤。

管道化栽植:利用种植塑料管,管道内配置营养土,将植物栽植管体中。特点是运用管道为载体,拓展植物生长空间,管道造型可按需定制,需轻质土壤,是城市空间绿化新模式。如小叶扶芳藤。

混合式栽植:两种以上栽植形式同时运用。如小叶扶芳藤与藤本月季。

2.2.4种植配套设施

本次研究从桥体安全、改善种植条件、利于后期管理等方面考虑,种植配套设施有攀援镀塑钢网架、种植箱、立体种植管、滴灌管。

2.3 技术措施

2.3.1改良土壤:种植箱内的土为土与草炭土2︰1混合;立体塑料管内填充土为土、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比例为2︰1︰1︰1。

2.3.2固定牵引:用麻绳将枝条绑扎在网上,利于植物向上攀爬。

2.3.3适时浇水:按管理技术规程浇水,确保植物生长需要。

2.3.4清除杂草:人工及时清理杂草。

2.3.5防治病虫害

藤本月季:本次研究观察时间不长,病虫少,仅轻微黑斑病。据资料报道,藤本月季春、秋两季易遭蚜虫危害,6、8月叶面易发生黑斑病,雨季易患白粉病。栽后及时喷百菌清早预防。

凌霄:病虫害较少,但在春秋干旱季节,容易遭蚜虫危害,应注意及时防治。

小叶扶芳藤: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蚜虫等。

络石:主要有蚜虫,及早发现,可以控制。

薜荔:栽植后返苗时间长,不理想,未发现明显病虫害。

三叶地锦:未发现病虫。

常春油麻藤:未发现病虫。

2.3.6适度修剪

小叶扶芳藤:将过长根系剪短,多留侧根,过长的主干也短截。

凌霄:为了促进生长旺盛、开花繁茂,可在早春发芽前将纤弱、冬枯及拥挤的枝条剪掉,使其通风透光,以利于生长和开花。

络石:较耐修剪,栽植时苗木不高,仅修剪折断枝。

薜荔:适当回缩修剪,栽植后返苗时间长,生长慢不太理想。

三叶地锦:耐修剪,在生长过程中,可依情修剪整理枝蔓,以保持整洁、美观、方便。

常春油麻藤:栽植时仅修剪折断枝。

藤本月季:主要剪短从主干横生伸展出来的分枝,重复开花的藤本月季的修剪要在休眠期进行。已经成型的藤本月季最好的方法就是轻剪。刚开始的两三年间,藤本月季的长主干不需要修剪,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需要长时间生长主干,并将产生可以开花的侧枝。二是如果剪断主干的话,那么它的外观将会发生改变,并且攀援培养会比较困难。如果主枝干已经长满了一定的空间,那么只需要把主干上侧生的枝条剪短到5~8 cm就可以。本次栽植是未成型的。

2.3.7记录生长情况:按桥柱标号,对每一种植物栽植后发芽、展叶、开花等生长过程进行了记录,留存照片。

3 研究初步成果

3.1 植物选择方面

3.1.1植物生长势方面

当年3~6月单枝枝条生长速度,表现从快到慢依次是常春油麻藤>三叶地锦>络石>凌霄>藤本月季>小叶扶芳藤>薜荔。常春油麻藤单枝枝条生长速度最快,3个月枝条生长长度达5 m。

当年3~6月叶片萌生速度,表现从快到慢依次是三叶地锦>常春油麻藤>凌霄>藤本月季>络石>小叶扶芳藤>薜荔。三叶地锦叶片萌生速度最快,3个月叶片生长覆盖面积达12 m2。

3.1.2抗逆性方面

主要观察有无病虫害发生及其危害程度。没有发现病虫的是薜荔、凌霄、三叶地锦;轻微蚜虫的是络石,藤本月季;蚜虫较多的是小叶扶芳藤;病症轻微表现的是藤本月季黑斑病,病症较重表现的是小叶扶芳藤白粉病。

3.1.3景观效果方面

开花时间方面,最早开花是藤本月季,4月底;其次是络石,5月初;至6月底尚未开花的是油麻藤、凌霄、三叶地锦、小叶扶芳藤、薜荔。花期最长的是多季花藤本月季,4~11月,其次是凌霄,5~8月,三叶地锦、络石、小叶扶芳藤均5~7月,常春油麻藤4~5月。

花色表现方面,颜色鲜红艳丽的是藤本月季御用马车品种,络石花白色素雅,常春油麻藤花色深紫,凌霄花艳橙黄。本次实验至6月底尚未开花的是油麻藤、凌霄、三叶地锦、小叶扶芳藤、薜荔。

3.1.4单株经济投入方面

单株植物购买价格从低到高依次是三叶地锦、小叶扶芳藤、常春油麻藤、络石、月季、凌霄、薜荔。三叶地锦每株2元,薜荔每株30元。

目前,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立交桥立体绿化选择攀缘植物时,可结合具体地段需求及光照、水源等条件,参考上述植物表现进行选择。侧重攀缘覆盖快,建议选择三叶地锦、常春油麻藤;侧重绿色期较长方面,建议选择常春油麻藤、络石、小叶扶芳藤;侧重开花方面,建议考虑藤本月季、络石、凌霄;侧重经济投入方面,考虑选择三叶地锦等。

郑州地区不建议选择薜荔,因其对土壤、空气湿度要求较高,3月16日栽植后表现差,至6月底成活仅3株,枝叶生长最长长度不足10 cm,6月22日更换为多季花藤本月季。

3.2 植物配置形式方面

本次研究,郑州市立交桥立体绿化选择了3个常绿藤本类新植物单一栽植应用,即络石、常春油麻藤、薜荔。络石、常春油麻藤生长表现良好,进一步扩展了立体绿化常绿藤本植物选择范围,也会丰富郑州市冬季立体绿化景观。

此外,我们设计了两种植物混搭栽植形式,即多季开花藤本月季与小叶扶芳藤混植模式,具体是沿4个立柱角栽植藤本月季,沿柱面栽植小叶扶芳藤,以期达到绿色期长、攀缘快且能持续开花时间长的效果。

3.3 植物栽培管理方面

本次研究,轻质土、立体种植管和滴灌技术理念在郑州市立体绿化栽培与管理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以往郑州市立交桥绿化没有采用或未见报道。此次,植物栽培形式首次采用立体种植管,栽培土壤首次选用了轻质土,在立体种植管中,滴灌设施也是首次应用立交桥立体绿化中。

4 问题讨论

郑州市立交桥建设过程中,预留的立体绿化空间明显不充足,少数立交桥根本无预留立体绿化空间,多数立交桥无水源,不适应绿化空间立体发展方向。

本次研究投资约6万元,主要投入在配套设施上。因考虑桥体安全因素,此次攀援网架与桥柱面没有实质性嵌合,对柱体无任何影响,现场焊接围合成网架。如果前期设计到位,后期立体绿化投入资金可降低不少。

本次栽植植物生长观察期较短,有些植物优良性状未表现充分,需加强养护管理,并持续观察。

[1]周洪义,张清,袁东升. 园林景观植物图鉴[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团荣)

2015-07-18

河南省建设厅城市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号201408402,课题名称郑州市立交桥绿地景观建设及生态价值研究。

刘志芳(1969-),湖北荆州人,本科学历,园林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道路绿化工作。

S 731.8

B

1003-2630(2015)03-0050-04

猜你喜欢
常春凌霄藤本
藤本花卉课徒稿(二十三)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外福来的藤本图鉴
花卉藤本课徒稿(六)
书法中的常春
凌霄和月季
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木质藤本多样性及其攀援方式*
植物杀手
朝夕之间,得“道”完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