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8-03 05:59李志博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黄疸蓝光胆红素

李志博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0 引言

目前,新生儿黄疸在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究其病因,多与胆红素过度积聚有关.患儿常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表现,若血清胆红素持续升高,高于342 μmol/L,甚至可能诱发高胆红素脑病,非常不利于患儿的健康发育.蓝光照射是目前医院治疗该病的一项有效手段,可分为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两种疗法,本研究主要选择这两种方法对82例黄疸新生儿实施治疗,总体治疗情况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10/2015-02我院收治的82例黄疸新生儿作为试验对象,其中,男46例,女36例,日龄分布 2~27(平均23.2 ±3.1)d;包括早产儿、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各有42例、30例和10例.入选与《实用新生儿学》[1]中相应的判断标准吻合者,排除伴内科重病、继发神经系统症状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方式分成两组对比,组间日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n=41)实施间断蓝光照射治疗,仪器产自中国戴维医疗公司的婴儿培养箱(型号:YP-100AB),照射前,将裸露患儿放入蓝光箱中,做好眼部、肛门和会阴部等各部位的遮挡处理,再给予间断光照治疗,每次持续4~6 h,每隔3 h再重复1次.对照组(n=41)选择持续性光照治疗,即在遮挡上述部位后,给予持续18 h持续性光照射,再暂停6 h.两组疗程同为4~7 d,照射期间需同时对患儿的各项体征和症状进行密切监测,给予常规静注新鲜血浆、服用益生菌及抗感染等治疗.

1.3 评定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照射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记录其总照射时间,并对不适反应发生例数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χ2和t检验,以%和±s表示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照射前,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值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n=41,±s,μmol/L)

表1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n=41,±s,μmol/L)

aP <0.05 vs本组照射前;cP <0.05 vs对照组照射后.

组别 照射前 照射后观察组 283.59 ±30.38 157.34 ±18.26ac对照组 285.37 ±32.14 184.31 ±23.44a

2.2 总照射时间比较 对比照射时间,观察组为(4.13 ±1.25)d,与对照组的(6.32 ±1.81)d 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照射安全情况比较 照射期间,两组均有不适反应出现.观察组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总发生率占4.88%;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5例,皮疹1例,呕吐2例,总例数8例,占19.51%.可见观察组的不适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黄疸是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7~10 d内即可消退,倘若黄疸指数过高,则可能对新生儿大脑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胆红素脑病,从而对患儿的脑部发育带来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在新生儿皮肤、巩膜等组织出现黄染症状时,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争取早期规范治疗和处理,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发育.

蓝光照射是目前治疗黄疸最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其发射的光线波长为425~475 nm,而胆红素对波长450~460 nm的光线具有超强的吸收作用[1],能够将血清胆红素迅速排出体外,使体内胆红素水平降低,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持续蓝光照射虽是基于该工作原理进行治疗的,对新生儿黄疸也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2],但新生儿排热功能尚未完善,持续光照易导致使其发热和皮疹等症状,除此之外,照射后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肠道排出,持续光照也容易加大对肠壁的刺激而出现腹泻反应.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在对新生儿黄疸采取蓝光治疗的问题上,更多的则是主张采取间断光照以替代传统持续光照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清胆红素的排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相对而言,观察组的照射时间也有明显缩短,而且不适反应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其安全性值得肯定,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2-3].

综上所述,采取间断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光照时间短,适合在临床推广.

[1]杜 琳.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17-318.

[2]李学峰.间歇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2):110-111.

[3]于晶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2):26-28.

猜你喜欢
黄疸蓝光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