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

2015-08-03 05:59麻树花山西省灵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丘县0344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胎盘出血量剖宫产

麻树花 (山西省灵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丘县034400)

0 引言

很多产妇认为剖宫产可以缩短分娩时间,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痛苦,且安全性高.有资料显示,我国有近一半的产妇选择以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妊娠,有些地区甚至高达80%.很多产妇并没有剖宫产指征,仅是因为社会因素所以才选择剖宫产.其实剖宫产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出血、感染、瘢痕子宫就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剖宫产手术率的升高,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剖宫产导致的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有专家指出:大多数产后出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就我院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3/2015-09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状况的患者9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无产后出血的剖宫产产妇92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20~37(平均33.5±4.2)岁,初产妇50例,经产妇33例,孕周(平均39.1±1.2)周,60例为首次剖宫产,23例为第二次剖宫产;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平均32.8±3.7)岁,初产妇56例,经产妇36 例,孕周(平均38.7 ±1.5)周,53 例为首次剖宫产,39例为第二次剖宫产.

1.2 方法 记录两组患者的产前体重指数、宫高、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并分析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出血量超过500 mL/d或出血量在2 h内超过400 m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实验组的产前孕妇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s)

aP <0.05 vs对照组.

组别 产前体重指数(kg/m2)宫高(cm)新生儿体质量(kg)新生儿身长(cm)实验组 29.02 ±3.23a35.01 ±1.98 3.56 ±0.62a 24.96 ±2.71 34.87 ±2.02 3.31 ±0.76 50.30 ±2.17 49.89 ±2.41对照组

2.2 实验组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0.65%;其次为胎盘因素,占 20.65%;凝血功能障碍因素,占6.52%;手术操作不当因素,占2.17%(表2).

表2 实验组产后出血原因

本研究中,有90.22%(83例)的患者出血发生在术后2 h内,有49例出血量在500~1000 mL/d,占53.26%,有 36 例出血量在 1000~2000 mL/d,占 39.13%,有7例出血量超过了2000 mL/d,占7.61%,其中有5例切除子宫,3例发生休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高龄产妇的增多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了世界首位[3],很多产妇认为剖宫产可以减少痛苦,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分娩.但是,伴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多,剖宫产的并症症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产后出血即为其中之一.要想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就必须降低剖宫产率.对于那些没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医务人员应耐心对其进行相关医疗知识的讲解,尽量说服其进行顺产.已有数据表明,发生出血的病例当中大多为病理妊娠[4],如:妊高症、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产后出血极易导致产妇并发休克、DIC等更严重现象,这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其实,如果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够明显降低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因此,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结果显示,发生产后出血的实验组的孕妇产前体重指数、新生儿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出血的对照组,说明产前孕妇体重指数过高以及新生儿体重过高均可增加产妇剖宫产后发生出血的几率.另外,本次实验大部分(70.65%)患者是由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这和报道中的结果相一致.羊水过多或产妇精神过于紧张、胎位不正、产程过长致使产妇疲惫等均可导致宫缩乏力的发生,而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不但能够作为引起产后出血的独立因素,而且可以相互影响[5].围产期防治产后出血是重点工作之一,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可以降低死亡率[6].因此术中应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出现宫缩乏力应立即进行处理,减少出血量,必要时立即输血,同时也要预防发生休克、DIC等.另有20.65%的患者产后出血是由于胎盘因素导致的,各种胎盘异常可使胎盘面闭合不良从而引起出血,在术中应减少宫腔操作次数避免感染的发生,从而有效避免出血.术后2 h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在剖宫产术后严密监测2 h以上,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立即输血抢救,并尽快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必要时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但一定要在产妇发生循环衰竭、休克、DIC等更严重的并发症之前进行子宫切除.

总之,对于无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提倡其进行顺产,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严密监测其身体各项指标.

[1]倪飞英.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5):55,64.

[2]曾玉华,谌伦华,王 琦,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6):534-536.

[3]付景丽,郑剑兰,张小琼,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3):215-217.

[4]刘燕君.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2):142-144.

[5]吴丽玲.9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5):5-6.

[6]仵晓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91-92.

猜你喜欢
胎盘出血量剖宫产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剖宫产之父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