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军,唐 钧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蒙阴276200)
脑动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每年呈上升的趋势[1].破裂出血是脑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易导致患者死亡,且该病有较高病死率[2].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势.本研究对2013-03/2014-03我院行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A诊断失误的原因,研究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3/2014-03我院行CTA与DSA检查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5~80(平均51.5)岁;其中并发颅内出血15例,合并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55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2例,动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0例.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采用CTA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使用256层螺旋CT扫描仪,采用非离子造影剂.扫描前,将患者的额头与下颌骨使用绷带固定,并严格嘱咐患者禁止乱动.CTA扫描的范围为患者的第一颈椎至颅定.仪器扫描参数:142/83 KV,52/215 mA,FOV 213~250,扫描速度为0.6 s/r,被激发层的厚度1 mm,层间距0.9 mm.对比剂流率控制在4.5~5 mL/s,总量为 75~80 mL.团注造影剂进行跟踪,医护人员应监测平面选择左颈总动脉分叉部,触发阈的数值为100 HU,仪器的延迟时间为2 s,造影所得到的图像均传回专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100例患者采用DSA检查,具体方法如下:使用数字减影机,造影采用非离子造影剂和碘克沙醇.仪器扫描参数:80 KV,800 mA,对比剂流率控制在4.5~5.0 mL/s.
1.3 图像处理方法 CTA检查后,将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重建,重建的方法有:曲面重建、表面阴影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等.TAC检查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重建方法有:VR、SSD及MIP等,通过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观察,获取病灶和全脑血管最佳图像(图1).
图1 病灶及全脑血管图像
1.4 分析图像 由本科室内的一名副主任和一名主治医生对CTA和DSA的诊断结果中动脉瘤的个数进行计数.并重新对动脉瘤的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动脉瘤的形态、数目、部位、周围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瘤体大小及瘤颈显示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DSA和CTA检查报告比较 DS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96个,CT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74个,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2.2 DSA和CTA检查漏诊情况比较 CTA检查结果显示漏诊18例,其中漏诊原因有:重建软件限制、诊断及操作失误、动脉瘤本身综合因素.DSA漏诊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有3例未发现动脉瘤,而CTA检查出患有动脉瘤,且经手术证实.
DSA检测脑动脉瘤,一直被医学人员公认为是可靠的影像技术,同时也被公认为是脑动脉瘤检查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创伤性大、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准备周期长等,且检查结果也并非完全准确[2].
表1 DSA和CTA检查报告比较
导致本研究CTA检查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如下[3]:①CTA重建软件限制;②操作医师诊断及操作失误;③动脉瘤本身综合因素:动脉瘤的数目、大小、形态及周围病变的影响.对于CTA误诊或漏诊原因分析,应该强调以下几点:①医师应准确选用扫描的参考数据,严格掌握仪器的扫描时间.按照患者心功能的不同,适当的调整延迟时间,尽量减少扫描时对静脉产生污染.②操作医师应耐心、仔细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使用MIP、VR技术,对于骨骼与血管无法分割的患者,不给予分割处理,避免剪切病变组织.③对初次检查呈阴性但又高度怀疑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时期给予复查,以降低患者漏诊或误诊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具有以下优势:安全、容易操作、廉价、有效、无创、辐射量小、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重建方法多.
[1]朱玉森,黄砚玲,李松柏,等.多层面螺旋CT血液铸型技术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8):754-758.
[2]魏 欣,谢晓东,王朝华.虚拟器械及脑动脉瘤模型在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6):641-644.
[3]俞胜男,邢 伟,陈文华,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