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彩色”进行到底

2015-08-04 09:06余晓玮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脉络词句彩色

余晓玮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域风情”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和艺术三方面描述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课文开头和结尾照应,又与课题呼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是本文一个明显的结构特点。课文运用丰富的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简单列举,语言表达特色鲜明。

【教学目标】

1.认读“湛蓝、充沛、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等词语,理解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借助关键词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

3.通过圈画、朗读、对比等方式,学习并运用文章采用丰富的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简单列举的表达方法,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彩色”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感“彩色”,梳理脉络

1.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聚焦“彩色”一词。

2.聚焦首尾,引导学生在关键词句中感受“彩色”。

课文哪两句话直接写出非洲是彩色的?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1)这两句话里哪两个词也表示“彩色”的意思?(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引导学生发现: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2)读这两句话,了解其总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3)小结:抓住关键句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题、理解课文。

3.梳理脉络,引导学生在课文结构中了解“彩色”。

(1)“彩色的非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用“ ”画出关键句。

(2)交流后出示三个关键句(过渡句):我们发现“彩色的非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自然景观、日常生活、艺术)

(3)呈现五个关键句(开头、结尾、三个过渡句),引导学生从五个句子中梳理课文脉络,发现“总—分—总”的结构。

(4)小结:抓住关键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文章的脉络。

紧扣“彩色”一词,从课题到首尾的中心句,渗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题的方法。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关注篇章布局,初读后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总起句、三个过渡句、总结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二、细品“彩色”,体悟写法

(一)整体感知日常生活的“彩色”

1.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这个彩色世界,走进非洲的日常生活。(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写了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交流后点击穿衣服、食物、住房三个色块的段落)

2.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此环节直接聚焦于“日常生活”段落的学习,在重点品读“食物”之前,先从整体上对本自然段所写内容进行梳理,有机渗透本段并列结构的写法。

(二)品读“色彩斑斓”式遣词

1.“彩色”的食物

出示: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水果沙拉五光十色,各种饮料像是流动的颜色;在不太宽裕的人家,木薯是粉红的,香蕉是金黄的,西瓜是红沙瓤的,取之不尽的芒果则黄中透红。

(1)自由读,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餐桌上的“彩色”?圈出表示色彩的词。

(3)师生合作朗读,谈感受。

师: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生:殷红的血

师:水果沙拉——生:五光十色

师:各种饮料像是——生:流动的颜色

师:在不太宽裕的人家,木薯是——生:粉红的

师:香蕉是——生:金黄的

师:西瓜是——生:红沙瓤的

师:取之不尽的芒果则——生:黄中透红

(4)填空式积累词句。

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 )的血,水果沙拉( ),各种饮料像是( );在不太宽裕的人家,木薯是( ),香蕉是( ),西瓜是( ),取之不尽的芒果则( )。

(5)回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2.“彩色”的衣服、住房

(1)到“衣服”和“住房”中去圈一圈表示色彩的词。

(2)引导有规律地积累词语,在快节奏的朗读中感受色彩的丰富。

(3)小结(板书:丰富的色彩词),回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关注语言表达,揭示文本言说的秘妙,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运用丰富的表示色彩的词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色。采用师生合作朗读、变速接读、填空式补读等形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积累丰富的“色彩词”,形象感受非洲的色彩斑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从“食物”到“衣服”“住房”感受色彩之绚烂,有机渗透了积累词语的方法。

(三)品悟简单列举

1.出示教师自改的段落,与原文进行比较,质疑:一段话写得越具体越好,越生动越好,作者是语言大师,不可能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啊!为什么他选择简单列举的写法呢?

2.学生讨论后小结:原来采用哪种写法是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确定,不是每次越具体越好。这里抓住色彩简单列举事物,(板书:简单列举)是紧扣了课文“彩色”这个主题。

3.朗读课文原句,体会精妙。

4.到文中再找采用简单列举写法的句子,朗读体会。

5.小结,回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品鉴词句表达效果的方式。在学习“简单列举”这一写法时,教师通过引进改编后的具体、生动的语段,与原文进行对比,引发冲突:写文章不是越具体越好吗,此处为何简单列举?在质疑、对比中体悟:采用哪种写法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确定,此处非简单列举不可。而以点带面的学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强调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迁移运用写法

1.播放非洲五彩的矿石、多彩的一天的图片,再次感受彩色的世界,体悟色彩之丰富,作者不能一下写完,只能抓住色彩进行简单列举。

2.选择一幅或几幅图片,试着采用简单列举的方法,用上丰富的颜色词写一写非洲这个彩色的世界。

3.交流,讲评。

播放图片,创设与课文一致的语境,迁移运用写法,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良径,也有利于学生文章意境的体验。

三、领悟“彩色”,感受激情

1.质疑:还有什么彩色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的、难以理解的呢?

2.讨论,破解:为什么说连音乐、舞蹈也是彩色的呢?

(1)讨论,交流。

(2)播放非洲音乐与热舞的视频,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非洲人的”。

3.总结课堂,发出感叹:啊,非洲,好一个 的世界!

再次回读: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音乐、舞蹈的彩色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通过播放视频,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使其直观感受到非洲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热情、豪放、粗犷,在异域风情中突破难点。

四、推介阅读,走进非洲

推荐阅读《非洲之旅》,走进非洲这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篇课文学习的结束是一次阅读之旅的开始。从“彩色”扩散开去,走进《非洲之旅》,也就走进了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猜你喜欢
脉络词句彩色
彩色的梦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有那样一抹彩色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知行并进”与“从做中学”理论脉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