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策略

2015-08-04 03:20马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人才培养

马杰

摘要:科研人才是图书馆建设的战略性发展目标之一,建立在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的基础之上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是对科研人才的知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加以研究的科学理论。通过对需求层次理论的概述,分析基于需求层次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策略的管理模式,重点探讨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图书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185-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图书馆科研人才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社会信息文化的中心,图书馆不仅需要提高硬件设施水平,还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水平建设上。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加强,特别是科研人才,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在图书馆发展建设过程中,科研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重视科研人才的个人发展需求,通过人本主义管理形式实现以科研人才为出发点和中心的发展战略,激发和调动科研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科研人才与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一、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价值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提出了一个自下而上、层次鲜明的层次需求系统,其中的五个层次需求是阶梯排列、不断上升的,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不断向高层次需求发展。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需求的侧重点不同。任何人都存在着这五个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层次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迫切度,对于人在一定时期最迫切的需求加以满足,是激励人采取一定行动的主要动因。其次,低级与高级需求。对于人类价值体系中存在的两类不同需求,可以分为低级的生理需求,主要是由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构成;而随着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求,是人类价值体系中的高级需求[1]。最后,调动科研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就是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类与世界上所有生物之间的区别。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科研人才发展的哲学基础。

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的管理模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对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要做好人才层次需求的了解,有的放矢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同的层次需求做好不同的刺激措施。在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往往同时存在多种需求,但是不同的时期会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层次需求。人的五种基本需求通常是无意识的,并且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无意识需求比有意识的更加有价值。

1加强教育培训,满足科研人才的知识需求

图书馆科研人才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求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求知需求是科研人才认识和探索的基础,包括对于信息时代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科研人员的求知需求是其不断发展、顺应时代趋势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加强各种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图书馆要对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做好管理规划,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对于新入职的科研人员,要做好入职培训;对于在职培训、学历教育、职业发展等配套培训机制要尽快完善,满足科研人员的基本求知需求。促进人才拓宽知识面,深刻认识自身的岗位职责,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科研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潜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更加专业和高深的科研人才。图书馆是知识型服务中心,因此在引进科研人才的同时,要鼓励既有人才继续进行深造,通过在职进修等形式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于专业岗位工作和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以科研人才意愿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教育培养的形式,积极开发科研人才的潜能,满足科研人员的知识需求,将时代发展与图书馆建设相结合,在每一个阶段,培养不同岗位需求的人才。

2人性化管理模式,满足科研人才的尊重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科研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压力更大,通过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尊重科研人员,以爱护为基础,充分考虑每个科研人员的个性特征,重视其价值。将科研人员当作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加强科研人员对于图书馆的认同感和肯定。根据科研人才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满足其不同需求。根据不同层次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建高效和谐的科研人才队伍。对于实干能力较强的科研人员,应当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充分相信他们的才干,经常予以精神奖励;对于学术能力较强的人才,要赋予其较强的自主性,更加看重思考和分析的成果。加强民主管理形式,增强科研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科研人员改善工作环境的积极性,让科研人员充分感受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当其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时,其工作热情就会有很大的提高[2]。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的策略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具有多方面的需求,在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之后,生活有了保障,对于安全需求会更加憧憬;在两项需求均得到满足后,就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随后就需要改善生活氛围,加强自身的信心和成就感,而高层次的需求对于人有拉动力。基于层次理论下的图书馆科研人才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1制定明确的目标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需要目标进行导向诱发,有效地强化行为,通过明确目标有效地刺激人的动机。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的一大缺陷在于内部竞争动力缺乏。由于图书馆工作较为琐碎,如果满足于乏味的工作,在一段时间之后科研人员会产生能力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但时间长了,会产生懈怠的心态,对于工作逐渐丧失热情,不思进取,也就失去了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力。因此,需要根据图书馆发展形势制定短期和长期的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引导组织目标来实现个体目标,调动整体的积极性。确定图书馆整体目标,尽快实现个体目标有利于科研人员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主观能动性是图书馆科研人才的基本组成成分,但是并不能随时随地无条件的发挥,需要被调动和激发,这就是人才发展的核心工作。人的动机对于人的行为有决定性作用,动机是以需求为基础的,而需求作为个性倾向体现为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是人产生行为的基本动力。

2满足科研人才的基础物质需求

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满足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虽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但是对于许多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图书馆科研人员收入不高,几乎对图书馆不具有归属感,无法提起工作热情和兴趣。当人类高层次需求出现前,必须对其低层次要求加以满足;而满足完低层次需求后,满足高层次需求会起到加强激励效果的作用。科研人才的需求管理一般属于高层次需求的满足。通过合理科学的人事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作用。因此首先要解决科研人员的工资、福利、住房等基本生活需求。将图书馆科研人才的基本生活需求当作物质激励的基础,增加各种福利,提高工资,改善住房条件,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国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科研人才的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因此图书馆要在工资的基础上,根据科研人才的实际工作情况、业绩和精神状态,对津贴进行调节,根据科研人才的业绩分配奖金[3]。

3满足科研人才的精神激励

只有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才干,才能使得科研人才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但是由于图书馆中缺乏内部竞争机制,往往根据领导喜好对图书馆科研人才进行职务安排,没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极大地挫伤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当一个层次得到发展,而它之下的层次需求并不会消失,而是各个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和低层次的需求,只是有一些层次的需求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科研人才来说,高层次的需求会比低层次的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要设置可操作的衡量标准与任用制度,根据相关业务设置科学岗位,并对岗位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公平的激励机制满足图书馆员的竞争意识,完善人才的竞争需求。图书馆科研人才要想实现自我价值需求,必须通过一定的自我激励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激励因素。内激机制是一种长久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内激力量,与外激机制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随着各项硬件设备的巨大发展,图书馆在外部设施上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对于内部科研能力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仍然是一大短板,发展策略应该更加人文和人性化,尊重和重视科研人才的作用,以爱护科研人才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科研人才的心理需求。更加人性化和人文化的培养与发展策略,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基于人才需求的发展策略可以满足科研人员的高层次需求,充分激励科研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在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中,应该以满足科研人才的知识需求为基础,通过人性化管理,引入一定的自我实现需求,完善的考核机制,合理规划人才发展战略,促使图书馆与科研人才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吉花.近两年高校图书馆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07,(8).

[2]吴代英.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陈小磊.浅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现代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影响[J].情报探索,2009,(11).

(责任编辑:陈树)

猜你喜欢
需求层次理论人才培养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中职生实现真正学习的路径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海子的诗作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解惑大学生就业难:基于需求导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