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08-05 19:02幸治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措施问题

幸治德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管理成为各类学校获得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管理引领整个学校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有效的创造性,积极引导教师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国社会,农村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团体,农村小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分布零散,教学资源困乏,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使得农村小学的管理难度增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本文基于教育改革的背景,以农村小学校长的视角阐述农村小学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农村小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村小学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为未来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问题;措施;教育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渐开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校走向素质教育的标准化发展道路[1]。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小学作为特殊的教育团体,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农村小学管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将学校管理作为改革的前提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教育改革在学校管理中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学生、校园环境等四个方面。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团体,有效的學校管理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更能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农村小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导致其发展滞后,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我国大量的农村小学来说,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校小学管理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协调性[2]。农村小学的管理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长期遗留的管理问题在农村小学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明显落后,教育发展出现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城乡之间的教育协调性较差,使得我国的小学教育水平整体不高。

其次,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农村小学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城市小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小学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有效的学校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最后,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农村小学管理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指导学校的教学建设,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整个教育的水平。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发展要依靠有效的管理,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小学校长作为农村小学管理的主要领导力量,在整个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的农村小学管理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学校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较低

农村小学的教师人数和管理人员人数相对较少,有时甚至出现严重的匮乏现象,而且其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较低,工作效率普遍较低,一人承担多项工作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是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先天性不足。工作效率低的原因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过于重视程序化[3],生搬硬套的处理一些事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此外,这种程序化的管理方法限制了工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使得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工作效率持续降低。

2.缺乏自主性的管理

农村小学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一些方面无法进行自主性的管理,导致学校的决策需要经过层层审核、签字才能落实。这样的管理方法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基于政府的管控,学校的管理者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工作,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能充分发挥。

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缺失

农村小学的管理由于资金不足,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大多数教师注重自身的利益,过于看重学生成绩,导致农村小学的文化气息淡薄,教书育人的环境较差。

4.缺乏与外界的广泛交流

农村小学由于地域的原因,与外界的交流较少,缺乏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对于教材中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学校对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不仅体现不了地方特色,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有限的交流制约了农村小学的管理和发展,也使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三、解决农村小学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其众多问题的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小学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1.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在具体的农村小学管理中,发挥人、物、财的最大作用。建立一个民主的管理平台,首先从管理者的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民主意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教师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切实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

2.关注留守儿童,创造温暖的校园人文关怀

留守儿童时农村小学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现象。农村小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属于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需要学校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关怀,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它能更多的鼓励和暗示,引导它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整个农村小学中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人文关怀精神,使整个农村管理更加人性化。

3.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实行自主化的管理

农村小学的管理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落实具体的管理队伍人员,将各项管理工作分配到具体的人员身上,使他们担当起管理的责任,促进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组织一定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使教书育人的环境得到优化[5]。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进行自主化的管理,在政府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也要积极寻求自主管理的机会,创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使其学校的管理与时俱进,迈向新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农村小学的管理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在过去的教育发展中,忽略了农村小学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农村小学教育严重滞后。在新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明确农村小学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其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究解决农村小学管理问题的措施,能推动农村小学的发展,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勇.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2,(1):138-139.

[2]马连清.农村小学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262.

[3]王自顺.关于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1):180-180.

[4]唐怀春,陈芳,吴正玖等.为了山谷的那一片野百合--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实践管理问题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7):29-29.

[5]黄兴荣.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1):226-226.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