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2015-08-05 19:02裴忠拓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变革创新

裴忠拓

【摘 要】伴随时代不断变迁,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教育一沉不变的方式应该被取代,当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刻不容缓。传统教育重视通过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理论,而现代教学则更重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将教学传递知识的方式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引导方式进行良好的融合,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培养。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新任务,能够为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提升综合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变革;创新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在经济文化都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的成长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全面的人才是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新近力量,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实力。高等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满足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渴望,还培养了人才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能力。本文针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提升,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促进我国社会的人才培养。

一、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完善高等教育的观念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强有力的作用。高等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是国家富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理念与教学引导观念的统一,让学生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努力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1]。

高等教学的理念进行变革,就是要求在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实践观念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根据自身能力进行专业引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改革,可以推动新的制度执行,能够加强校园体制的完善力度,将传统的教学文化进行创新升级。通过改革后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制定学习的榜样力量,带动提升我国社会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奠定。

二、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特征性

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具有它的特征性,变革和创新的活动形成于历史经验的积累,能够成功转变教育模式的理论,是具有先进性的。首先,高等教育的形式是大众化的,深深的融合到大家的生活之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意义。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时代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总结形成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毕竟阶段。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必须经历变革和创新,这是发展的成果展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初期也经历了不被认同和不能广泛宣传的阶段。直到当下的高等教育被普及,成为大众化所能接受和认可的事业发展模式[2]。

其次,高等教育的理念是多样性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经过演变,成就了现代教学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形成了多樣性的教育模式。有基础教育基层,逐渐深化到现代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将原本的基础知识传递,转变成当下的社会实践深入。再者,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化的需求。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形成了优胜略汰的机制,形成了科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综合了传统与新晋的科学力量和体系,实现了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创新,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满足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升综合国力,培养全面人才。

三、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的方针实施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需要有坚定的实施目标和发展方针。首先,要构建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将国家发展进步的使命感融入到教学事业当中,实现教学的最终目。其次,要坚持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思想,坚持实现两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实现的基础是传统与先进理念的结合。

以人为本的方针执行,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兴趣,建立适应社会实践的教学体系。教育理念的创新就是将教学主体转变成学生,要求学生符合国家和社会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又不缺失个性,具备专业能力水平。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兼备应变能力的共同发展体[3]。

四、结论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也跟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完善自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顺应社会发展的内涵,坚持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完善教育体制。能够完善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体系,积极融合现代教学模式的精髓,可以成功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进行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具备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就是我国社会进行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4-11.

[2]王超.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看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农业教育,2011,01:10-13.

[3]苏惠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J].江苏高教,2005,06:28-30.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变革创新
变革开始了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