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015-08-05 16:04王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讨论问题教学

王红

【摘 要】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许多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在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使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在改革的实践中仍存在着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剖析,以期引起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关注,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更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讨论;自主学习;问题教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召开,新一轮的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也将进一步全面展开。通过近几年中职学校教师们的探索和实践,中职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作为一直不受中职生喜欢的数学课,其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根据笔者最近两年在不同学校的实际听课中发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教改初衷相悖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关注并反思。

一、过分降低教学要求,难以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鉴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有些学校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越来越低。例如,忽略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只要求能直接代公式进行运算,会简单应用定理的结论就行。这种做法明显是与中职数学教学大纲相违背的。比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果老师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它的推导并不困难。通过推导这个公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倒序相加”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学生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美妙。而如果只要求学生会套用公式,仅是机械运用,达不到大纲中相应的教学要求。

二、过分追求课堂讨论的表面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先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再由学生合作探究,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进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然而有些老师只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气氛活跃,营造合作学习的假象。例如,有些问题显而易见,却还要分组去讨论,结果是白白浪费时间;有些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老师却不给出必要的引导就让学生去讨论,结果是叽叽喳喳一通之后而一无所获;有些讨论不给够应有的时间,结果往往是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讨论,老师就急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程序了;有些讨论只是基础好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他同学只是随声附和。诸如此类,只求形式,不管实效的课堂讨论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应该怎么开展课堂讨论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课堂讨论应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先要让学生有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经过思考,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才能进入真正的讨论和交流。第二,讨论的问题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去进行设计,不能什么问题都拿来讨论。第三,要有人负责组织实施。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长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尽可能地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的活动当中。第四,要保证讨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合作学习中受益。第五,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发言,对学生的疑问要进行及时地指导。如果能注意到这几点,课堂讨论才可能真正收到实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忽视了必要的教师引导作用

我们搞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但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老师不能完全放手,放任自流,把自己完全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很有限,他们的学习行为还需要引导和规范。自主学习的确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有一定的宽松环境,但不能因此就降低或淡化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相反,开展自主学习对老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去正确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有一位老师让学生自己默读自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内容后提问:“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学生只能照着书念概念,不会在图像中标注,不得已,最后老师只好对着图像讲了一遍倾斜角的概念。像这位老师搞的这种所谓的“自主学习”,没有针对学情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没有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其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根本收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片面理解问题教学,课堂成了变相的“满堂灌”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问题教学,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问答式教学,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所提的问题根本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甚至仅仅就是需要学生回答简单的“是”与“不是”,毫无思维含量,实际上只不过是借助所谓的“问题”进行了变相的“满堂灌”。这样的问题就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使问题再多,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问题教学,完全背离了问题教学的本意。

五、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导致一些不应有的弊端

毋庸置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静止的图形动态化,从而大大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毕竟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凡事都有个度,过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以下的问题:第一,没有提纲挈领的板书,不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条理性的认识。第二,信息容量过大,课件的快节奏切换,导致学生忙于记笔记而缺乏思考,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第三,经常性地不经学生认真思考而将某些抽象的东西感性化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有些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做得太过花哨,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真思考。第五,有些老师为了能使学生看清投影,把教室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导致光线昏暗,给学生记笔记带来了困难,反倒对某些“学困生”起到了催眠的作用。有鉴于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那就是必要和适度。多媒体的使用既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的时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加以研究,不断改进我们的做法,使之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进行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2]吴洪成主编.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6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讨论问题教学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