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的分组与评价机制

2015-08-05 16:13路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教学模式

路燕

【摘 要】随着“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全面推广,老师们都深深体会到让全体学生“我自信,我参与,我成功,我快乐”的教学宗旨。在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全体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每个人树立了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角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达到会学的目的,体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提高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推进的实效,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小组的划分及评价机制,加以阐述。

【关键词】“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小组划分;评价机制

“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学案”为学生的学习载体和引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教学理念的“高效课堂”的执行模式。如果我们将“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比作“和谐号”动车组的话,那么它至少安装有四个主要动力系统,它们是:优秀的学习导学案、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学生认知的活动模型、基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这实际上也就是“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课堂筹划与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组的划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改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小组划分原则

(1)小组划分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小组人员要优、中、差合理搭配,尽量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2)班主任对小组应实行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解决。

(3)组长要选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担当。

(4)小组内要分成帮扶对子,排座位时帮扶对子一位或邻座,使学困生受关注,有人帮。

(二)小组划分方法

小组成员6人为宜,根据班级人数,分成6~7个组。如果分7个组,则将全班根据成绩分成7类,1号类1~7名,2号类8~14名,依次类推,然后从每类学生中各选一名构成一组,并将每组的学生依据成绩的高低依次编为1号至7号,即成绩最高的为1号,最低的为7号。要确保各组成员实力基本相当,性别、性格及组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三)小组建设

(1)组长是小组的带头人,是教师的帮手,协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完成组内活动和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

(2)各小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每节课前,各小组长要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将检查情况向任课老师汇报。

(4)课堂上合作讨论学习时,由组长主持讨论分析问题,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观点、学习成果,并决定小组发言人,积极展示集体学习成果,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组讨论及问题分配

(1)小组讨论。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学习时间,并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可独自学会的内容不必合作讨论)。对于有讨论必要的内容,教师在给足时间的前提下,调动各小组全员参与、充分交流,杜绝教师主讲,倡导教师主导。但一定要严肃课堂纪律,多留心部分同学开小差,做与探究、讨论无关的事。

(2)合理分配问题。教师在分配讲解任务时,要确保题目的层次性,让同一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展示,确保小组学习过程中人人有事做。

“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是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主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小组积分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充分、更合理的教育与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

二、小组的评价机制

(一)小组自主评价

为了让每个小组在共同发展的同时凸显自己的个性,各班可以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励评价:如:最勤奋积极的小组;最文明守纪的小组;最讲究卫生小组;最团结和谐的小组。一周一评,由班主任组织在周会课上民主评议。

(二)小组间互评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力,把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有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教师评价

1.量化评价

(1)要求。①教师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发言、汇报、展示、表现以及测试情况的评价得分由任课教师负责当堂记录。②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提问时,让各组机会均等、难度相当,提问学生水平相当,尽可能平衡提问几率。

(2)评价细则。①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及质量,优秀的加1分,差的减1分。因丢失等原因导致上课无导学案者减2分。②教师评价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发言,尤其是后进生的发言和展示。1号同学发言、展示加1分,依次递增,7号同学发言、展示加7分。对表达有创意的或精彩而准确的同学可以上浮1~3分。③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影响课堂学习的行为(包括纪律涣散,讨论交流不积极,在分享同学展示时精力不集中等),任课教师可对该小组扣去2分。

2.激励性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会议的微笑,一个得体的肢体语言,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也可以用“很好,不错,非常好,很棒”等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

(四)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学生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控制检测,他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

三、关注弱势小组

在小组组建之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推进,由于小组成员的人员结构、基础水平、个性特点等不同,可能会出现某个小组连续落后的现象,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使这一小组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弱势小组:

(一)心理关注

对于在评比中连续落后的小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召集小组成员分析落后的原因,并制定应对赶超措施,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看到取胜的希望,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关注他们,与他们谈话,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成功的欲望。

(二)政策关注

对于在评比中连续落后的小组,要多给他们提供得分的机会,或鼓励小组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一对一结队帮扶,如果进步了,给予主动帮扶的一组和被帮扶的一组适当的奖励。方式多样化,目的是减少两极分化。

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在“参与式活动”教学模式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林龙河,贺玉麟.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5期

[2]王海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

[3]丁非.《“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筹划与设计》.新蕾出版社,2009年11月

[4]屠荣生,唐思群.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