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2015-08-05 01:17邓春燕
科教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方法与途径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邓春燕

摘 要 当前,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也处在价值观念急剧震荡的社会转型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理想追求,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究其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7.043

Methods and Ways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DENG Chunyan

(Financial and Monetary Colleg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7)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bee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ith great values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ral codes of 5,000 years has been greatly impact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extremely urgent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outlook; methods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发展影响,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侵略”,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大学生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对社会变迁的反映最敏感也最为强烈。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他们追求个性解放、民主自由,追求独立的人格,敢于竞争、努力进取;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功利思想太浓,艰苦奋斗精神缺失。

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成才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是当前大学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迫切要求,对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阶段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在全球化背景下,虽然近年来有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但是,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并没有减弱,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高度的认同,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入党申请。据中组部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比2007年多发展7.1万名,2009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38.5%,2010年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0.2%,比上年增加9.4万名。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有入党意愿(2007年12月20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大学德育高层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极高的社会责任感。不管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还是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不管是在喧嚣的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西部农村,我们都能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挺拔矫健身影,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物以稀为贵,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手拉手营救少年的事迹感动了我们,一时间家喻户晓,正是因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缺乏这种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精神,当代的大学生价值观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崇洋媚外、排斥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西方更重视个人发展的意识迎合了部分长期计划经济影响下被束缚的人们。由于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否定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精髓,于是我们看到大学生中出现哈韩、哈日一族,我们看到大学校园里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比中国的中秋节、端午节、甚至国庆节更为火爆的场面。

(2)轻奉献、求实用、重私利。市场经济的本性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自主性经济,它建立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关心的基础上。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个性太强,言行举止都以个人为中心,以小团体为中心,缺乏班级集体观念,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过分强调自身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学生更像是个商人,事事都想以小博大,忽视贡献与索取的对等关系,择业选择时往往更注重物质需求而忽视个人价值和对个人对社会价值的实现。

(3)贪图个人享乐、心理承受能力差。目前大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家庭物质条件优越,自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不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金钱的来之不易,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部分大学生甚至盲目崇拜、爱慕虚荣、大肆挥霍,拜金主义不断蔓延。当遭遇情感和生活的困境时,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严重者甚至采取极端做法。

(4)道德观念模糊,荣辱观念缺失。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道德观念难以约束现在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一些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有经历逃课、通宵、谈恋爱、考试作弊等情形为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铺张浪费、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情况随处可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 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2006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10月11日,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道德标杆。

在高校的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趋向成熟,但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主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责无旁贷地需要担当起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并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在对当地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发展等各方面抓起,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作用,自己与社会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知荣明辱。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以博大的胸襟理性对待多元的文化,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大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即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德育课。李长春同志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5月4日,李长春,辽宁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工作座谈会)高校应该创新教育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努力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开发和利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学习等教育模式,吸引广大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来。第二、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教改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汶川抗震救灾精神、神州精神、奥运精神、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勇救少年事迹、徐本禹支教事迹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在建设国家、完善自身的实践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关系的最经典、最优秀教材。

此外,高校还要拓宽教育途径,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鼓励大学生参与“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西部支教、寒暑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络论坛、QQ群、电视、广播等的监督和引导,占领舆论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点发挥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学生社团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发挥其拥有的模仿带头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2.3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领路人作用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高校应该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培养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辅导员更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疏导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责无旁贷。特别是现在国内大学普遍采用学生自主选课的学习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集中管理学生的管理模式,这导致学生的集体观念不强,教育难度较之前明显加大。为此,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培养又是高校教师建设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讲,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广泛利用多种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每月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责任感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班干部队伍,定期开展感恩、诚信、爱国等主体教育班会等。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完善辅导员工作评估机制和发展机制,健全辅导员职称职务评定体系,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待遇。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和影响,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理性判断,主动学习,自觉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塑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宋英巨,周德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渤海大学学报,2009(2):144-148.

[2] 神克洋,张立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精神灵魂[J].科技信息,2010(13):160-161.

[3] 钟暗华等.谈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走向剖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1-12.

猜你喜欢
方法与途径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促管理水平提档升级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