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

2015-08-06 02:3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贫困地区效能

梁 丰

(商洛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1 引言

20世纪末,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不再将心理学仅仅集中在人类消极心理的研究上,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美国前心理协会主席塞利格曼(Seligman)在仔细回顾过去50年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时,发现人类的积极心理可以帮助人们降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隐患,使人们更有效率、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更幸福的生活.在塞利格曼(Seligman)的倡导下积极心理学产生并飞速发展,随后积极心理学渗透到组织行为学领域促进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产生,积极组织行为学(POB)具有积极导向、可测量、可开发、状态类、与绩效相关等特点,积极心理资本正是从积极组织行为学(POB)中发展而来的[1].积极心理资本概念最早源于经济学、投资学等领域[2].西方研究者最初对积极心理资本解读的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以Hosen、Cole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的内在特质,包括个性品质和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和有效的情绪交流品质等”[3];以Luthans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感)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4].”积极心理资本是人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投资和开发效益.

以往的积极心理资本侧重于企业员工,而很少关注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资本现状及开发[5].积极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心理力量可以帮助预防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激发学生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更高效、幸福的生活.基于此,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及其规律进行调查研究,为改变传统学校教育重视改善大学生消极心理,忽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开发这样被动的局面,以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高校——陕西省商洛学院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査,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进行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在不同变量上对其进行差异性检验,通过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证分析,探索产生的问题及原因,以期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开发提供具有可供借鉴的参考价值.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商洛学院大学一至四年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有效回收率为91.1%.被试中男生119人,女生200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235人,农村大学生84人.

2.2 研究工具

采用张阔等(2008)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6].该问卷包含四个维度: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共26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进行计分,得分越高,反映心理资本的积极倾向越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全量表为0.79,自我效能为0.83,韧性为0.71,希望为0.81,乐观为0.79,均在0.70以上,可见该问卷经建构效度分析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 研究程序

施测前: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发放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施测,向研究对象宣读指导语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和问卷施测中应注意的事项.施测过程中:该问卷不限定施测时间,待研究对象回答完毕后当场收回.施测后:对被试填写的完整性和认真性进行检查,剔除有较多漏答或作答不认真的不合格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

2.4 数据分析

将最终获得有效问卷的作答数据输入SPSS数据库中,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主要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3 研究结果

3.1 被试基本情况

对被试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贫困地区大学生基本状况

3.2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

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得到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基本状况

由表2可以看到,从整体上看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理论中值(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理论中值为3分),表明被试大学生整体的积极心理资本状况中等偏上.

3.3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性别差异

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了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检验(±s)

表3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检验(±s)

注:*表示 p<0.05,下同

?

由表3可以发现,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心理资本总分、乐观、韧性和希望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4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学科差异

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了在学科类型上的差异检验,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学科差异检验(±s)

表4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学科差异检验(±s)

?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乐观、坚韧性、希望和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

3.5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年级差异

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了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检验(±s)

表5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检验(±s)

?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韧性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相对密度较大的多胞材料,其壁厚较大或者孔径较小,冲击波经过时造成胞壁发生完整屈曲的可能性较小,需要相对更长的区域以消耗能量,故而在相对密度更大的多胞材料中,波阵面传播得更快。从应变硬化参数随相对密度的关系,并结合(8)式冲击波速度与冲击速度的关系,也可以得出上述的结果。该实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从实验方面验证了Wang等[15]利用速度场方法得到的应变硬化参数随着相对密度增大而变大的结论。

3.6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家庭住址差异

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了在家庭住址上的差异检验,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家庭住址差异检验(±s)

表6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家庭住址差异检验(±s)

?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住址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我效能、乐观和韧性和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生源地在城市的大学生的在希望维度上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

3.7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对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s)

表7 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s)

?

从表7可以看出,在独生子女变量上,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只在希望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希望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效能、乐观和韧性维度上不论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整体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付丽菲、张阔[7],李林英、肖旻[8]的研究相一致,与曹杏田,励骅[9]的研究不一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第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平等,男生和女生可以接受相同的教育,平等的面对挑战和机遇,这使得男生和女生在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性给人的印象总是强壮的、勇敢的、有担当的,女性则表现得柔弱、具有依赖性等,社会对男性也予以更高的期待,因而相对的男生的自我效能水平会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相一致.

4.2 大二学生的韧性水平在所有年级中最高

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大四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的坚韧性水平最高.这一结果与李林英[10]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初到新学校,刚刚经历了考试失败,或者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对未来没有信心、感到茫然.大四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慢慢适应了环境,并在生活中得到锻炼,获得知识的充实和心理的提升,充满了希望和新鲜感,因此呈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水平.另外,大二学生坚韧性水平最高,可能是大二学生生活压力性事件比其他几个年级要少,面临较少的挫折.

4.3 城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希望维度上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4.4 独生子女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只在希望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希望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李林英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不存在独生与否的差异[11].这可能是因为,家庭中子女的数量会影响到父母分配到每个子女身上的关爱、抚慰等心理资源和物质资助.独生子女可以享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关注和爱护,而非独生子女可能得到的关怀和照顾不如独生子女多.张建英在研究单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时指出,单亲贫困大学生受特殊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个体身心和谐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控制力缺乏、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倾向,严重影响学生的饮食和睡眠[11].因此,独生子女对生活更充满希望.

5 结论

(1)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2)家庭住址不同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城镇显著高于农村;

(3)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自我效能水平大四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的坚韧性水平最高;

(4)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希望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且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5)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良好,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呈现出明显中等偏上的水平.

〔1〕(美 )Fred Luthans,Caroiyn,Youssef,BruceJ,Avolio.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3-24.

〔2〕LuthansF,YoussefC M,Avolio B J.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human competitiveedge.[J].Oxford,U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56-60.

〔3〕Hosen,R,et al.Education and Capital Development:Capitals Durable Personal,Social,Econom 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on the Happiness of Individuals[J].Education,2003,(3).

〔4〕Goldsm ith A H,Veum JR,Daritu W.The impact ofpsychologicaland human capitalonwages[J].E-conom ic Inquiry,1997,35:815-829.

〔5〕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

〔6〕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58-64.

〔7〕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356-1359.

〔8〕〔10〕李林英,肖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曹杏田,励骅.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42-44.

〔11〕张建英.单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以安徽省不同区域5所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2(4):80-84.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贫困地区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