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2015-08-07 10:13汪静汪仕文于丹周慧
当代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变异性糖化收缩压

汪静 汪仕文 于丹 周慧

血糖控制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汪静 汪仕文 于丹 周慧

目的 观察并分析控制血糖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原有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控制血糖治疗,然后根据检测指标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24例和B组(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组)16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A组治疗后的24h收缩压变异(24hSSD)为(10.92±0.99)mmhg、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为(9.27±0.89)mmhg及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为(13.27±1.31)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为(12.19±1.9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比较,24h舒张压变异(24hDSD)和24h收缩压变异(24hSSD)、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白昼舒张压变异(dDSD)和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血糖治疗能够改善其血压变异性,从而大大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压变异性;血糖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多发于老年群体,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2型糖尿病,有4%~36%的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1]。相关研究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增大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键因素[2]。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控制血糖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鹰潭市梅园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被却确诊为合并2型糖尿病。所有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选出40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0mmol/L的患者,然后根据检测指标将筛选出来的40例患者分成A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24例和B组(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组)16例。其中,A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70~85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mmol/L;B组有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71~86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mmol/ L。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采用DREW-DS5高压液相仪对多所有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同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无创24h动态血压监测仪于所有患者在进行控制血糖治疗之前和治疗3个月之后分别进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时间为24h,设定22:00~6:00为夜间时间,6:00~10:00为白昼时间,血压数据≥30次。

1.2.2 治疗方法 抗高血压治疗:患者在入选之前均已经服用抗高压药物,且绝大多数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血压基本控制在14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入组之后,患者均继续给予原有药物治疗,且2组患者使用相同的药物。

控制血糖治疗:在给予原有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控制血糖治疗,必要时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3]。治疗3个月之后,复查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均参照WHO诊断标准[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mmol/L表示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mmol/L则表示不达标。同时,以各个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SD)来表示血压变异的指标:24h舒张压变异(24hDSD)和24h收缩压变异(24hSSD)、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和收缩压变异(nSSD)、白昼舒张压变异(dDSD)和收缩压变异(dSSD)。

1.4 统计学方法[4]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比较 A组治疗后的24hSSD、nSSD及dSS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nSS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比较,24hDSD和24hSSD、nDSD、dDSD和d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SSD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比较±s,mmhg)

表1 2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比较±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A组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时间24hDSD24hSSDnDSDnSSDdDSDdSSD A组24治疗前11.43±0.9515.68±2.30 9.79±1.0113.49±2.1812.07±1.3314.04±1.14治疗后10.92±0.9914.19±2.33a9.27±0.8912.23±1.51a11.36±1.2213.27±1.31aB组16治疗前12.22±1.1016.54±2.5410.33±1.1313.67±2.5312.54±1.6615.11±1.89治疗后11.78±1.15b15.21±2.26b9.59±0.88b12.19±1.92a11.63±1.27b14.08±1.60b

2.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压变异性主要指标相关分析 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4hDSD和24hSSD均呈正相关关系(r=0.531,0.667,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多发于老年群体。而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2型糖尿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压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控制血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压变异性增大是目前来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的24hSSD、nSSD及dSSD明显降低;B组患者治疗后的nSS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A组和B组治疗后比较,24hDSD和24hSSD、nDSD、dDSD和dSSD明显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4hDSD和24hSSD均呈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血糖治疗,能够减少血压变异性,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得到改善[5-6]。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符[7-8]。

综上所述,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血糖治疗能够改善其血压变异性和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大大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1] 徐辉,徐仲卿,王华.控制血糖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6):461-462.

[2] 崔玉霞,张炳,张燕.渑池县陈村乡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66(4):289-290.

[3] 方丽萍.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2013,71(12):66-68.

[4] 于德海.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55(7):1203-1204.

[5] 周隽,王玮,田青.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86(1):76-77.

[6] 吕琳,于珮,苏悦.不同类型高血压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变化[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52(11):631-634.

[7] 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0):147-148.

[8] 陈端,张立建,钟惠娟,等.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49

江西 335000 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汪静 汪仕文 于丹)江西鹰潭市梅园社区服务中心 (周慧)

猜你喜欢
变异性糖化收缩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