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2015-08-07 18:05宋万勇徐昌文王梅王华东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家庭农场种植业

宋万勇 徐昌文 王梅 王华东

摘 要 在我国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形式,本意上是指欧美等国家以家庭成员构成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形式。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具有大量耕地资源的种植户也开始向家庭农场的形式转变,逐渐摆脱传统农业种植观念,形成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格局。基于此,结合国外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分析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家庭农场;种植业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二元化社会体制逐渐消失,城市化进程速度逐渐加快,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数量上产生了重要变换。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达到总人口数量的51.27%,中国开始向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迈进[1]。

农业不仅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构成部分,更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但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中的新生代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少,大量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作,预计在未来的10~20 a就会产生农业生产断层[2]。

因此,如何确保我国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农耕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建国以后,由于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的国家目标,重视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忽略了农村和农业生产人口的社会财富分配,这是造成农业劳动力流失的主要问题[3]。

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是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可以将这作为一个突破点,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调整。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组成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势,但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家庭农业生产而言,具有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优势[4]。它将农业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农产品从种植到市场,家庭农场实现了更好的附加值提升。

家庭农场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仅有利于国家对农民这一职业的肯定,也有利于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引导和培养,在农业人口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必然会成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主要领域[5]。

1 家庭农场的现状分析

国外家庭农场存在的时间较长、模式成熟,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更符合现代化农业的特征。从家庭农场的规模来说,一般可以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一般以大型家庭农场为主,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以中型家庭农场为主,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主要以小型农场为主。不难看出,家庭农场的大小规模与国土农耕面积有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家庭农场还只是概念性的,并没有形成与发达国家同等的规模和形式,尤其是对现代化农业的驾驭能力方面。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作用还很明显,尤其是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世袭制”产生的,除了打工、种地之外没有其他的劳动力输出渠道。但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大部分农村新生代通过升学的途径留在了城市,造成了农业生产大面积断层。

现实中,讨论的在国内具有“家庭农场”性质的团体,大多是原本的种植大户。2013年,我国出台文件将“农民”正是规定为一种职业,因此所谓的家庭农场成员,其身份从“务农”转变为“职业农民”。

2 我国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2.1 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促进作用

家庭农场的管理者可以称之为“农场主”,农场的形成与耕地資源的占有量是密不可分的,而家庭成员往往是较为有限的。一方面,要完成较大面积的土地耕种工作;另一方面,要完成农作物的回收、加工、市场流通等工作,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农场主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是最迫切的。

首先,家庭农场迫切地需要新型农业机械的掌握技术。传统的种植产业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入大量的人工,在更低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但对于较大面积的耕种就必须依赖于机械设备。

其次,家庭农场迫切地需要提高农业产量的种植技术。从本质上说,我国的家庭农场还处于概念阶段,与国外农场主私人拥有土地的现象是不同的。家庭农场的土地来源一般是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取,自己作为土地的生产管理者,同样要支付成本。为了提高耕种产量,不仅要对耕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还需要对种子、肥料、种植技术等进行提升。

2.2 家庭农场将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主阵地

家庭农场的形式相对于我国农村传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言,更具有土地资源集中的优势。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划分的面积较小,不同的家庭有自身的种植需求和安排,在进行统一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角度的分歧。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为农场主,只需要与少数人沟通,即可实现大面积的农业技术推广。家庭农场还有助于现代化职业农民能力的培养,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

第一,有助于推动农民职业化观念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并开始逐步反哺农业。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法律固定,确认农民为一种社会职业,这本质上就是对农业生产参与者的社会地位肯定;从事农业生产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工作是一致的,在未来,随着我国职业技能认证资质的完善,农业生产人员也同样可以拥有相应的职业学历。

第二,有助于促进农场人员工作体制建设。家庭农场中家庭成员是主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构成部分。家庭成员主要发挥了管理作用,在一些必要的阶段如播种和收割,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进行。经过这样的市场推广机制,家庭农场也会发展成为一个职业场所,并逐渐完善员工体制。

第三,有助于提高现代化农业的应用范围。家庭农场作为一个主要的农耕阵地,可以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新时代农民,它不仅可以提供工作机会,还可以发挥农业技能的培训功能。

3 促进农业技术在家庭农场中推广的对策

3.1 积极转变思想,扩大家庭农场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规模较小、产量低、流通不便,与市场之间的距离较大。同时,由于城乡分离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关系,农民身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导致很多农村新生代人口产生脱离农民身份的愿望。

要改善这一情况,首先要从思想角度出发,转变对传统农业生产的认识,扩大家庭农场的社会影响力,强调其对社会的贡献。这样才能确保“职业农民”被认可,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体制存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便利性。

3.2 完善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用地的有效流通性

要建立完善的家庭农场体系,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实在必行。现阶段,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农业用地的流转机制,简化家庭农场构建的程序,将对我国农业形式转变发挥重要的影响。

同时,随着家庭农场的数量逐渐增多,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更加方便。同时,有助于形成产业化格局。例如,小麦产区、水稻产区、玉米产区等,在家庭农场形成的格局下,可以提升产业自身的地位,农业产品获取更好的市场收益;有助于农业技术的验证。

3.3 加大财政补贴,完善农业人员技术培养体系

本质上说,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正常化、高产化和现代化,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或者技术支持。同时,应该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实现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为这一新的农业生产形式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勇,肖龙,陈杰,等.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43-6844.

[2]罗方圆,李新然.关于家庭农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探析[J].经济视角,2013(12):112-113.

[3]王蕊.加强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1-12.

[4]林琦.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在家庭农场模式背景下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243.

[5]方兵.农业技术推广片在农业信息推广中的重要性[J].农技服務,2014(10):9,1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推广家庭农场种植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建构
种植业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种植业饲养业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