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阅读资源,彰显语文魅力

2015-08-07 01:10孙建忠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7期
关键词:技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孙建忠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重难点突破措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这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可以从选点、设疑、探索、想象等方面多视角地为学生提供突破参考,促使学生尽快形成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技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考试中,阅读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阅读教学已成为必然选择。阅读教学需要开阔视野,从阅读资源挖掘、阅读方法总结、阅读释难途径探寻、阅读想象开拓等方面实现突破,为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塑造良好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会产生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走进文章,对文章进行深度挖掘,破解文章难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文章感知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选点,发现阅读多元切入口

初中生思想比较活跃,但其稳定性较差,对待阅读问题常常会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对课文深入阅读不够,而急于总结问题答案。其答案自然就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不是出现偏颇,就是显得太过肤浅,难于形成重难点突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点”,也就是寻找阅读课文的切入点,只有找到文章阅读的切入口,才能顺利进入文章核心,获得更多文章内质信息,增加阅读信息占有量,自然也就提升了阅读品质。有些文章需要从事件发展线索选点,有些文章则需要从人物性格分析下手,还有些文章需要从主旨方面考虑,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针对文章特点进行细致考量。

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一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读:“我们家乡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大家对风俗肯定有一些了解,从这些风俗里也能够读出一些‘人情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俗人情。作者出身农村,他的家乡就有很多特别的风俗,台阶高,就意味着房屋主人的地位高。筑造宽房大屋和高台阶,自然也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文章中的‘父亲为什么会那样执着地追求高台阶,课题为什么叫‘台阶,这些问题都能自然地联系起来了。大家从台阶开始,对人物性格展开探讨,看看文章中的人物到底具备哪些个性品质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开始初读感知文章内涵。教师从风俗人情角度切入,学生很自然地理清了思维顺序,因为文章描写的背景是农村,农村中的风俗人情自然是人物生活要素,由风俗联系到人物活动,从人物行为联系到人物思想,阅读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对人物的感知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阅读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多深刻,而在于教师给学生指出思考的路径,学生思维线索明确了,阅读成果自然就会形成。

二、设疑,发掘阅读隐形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打开,形成阅读路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出阅读疑问,由师生互动解决疑难,实现阅读途径探索。设疑,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了阅读障碍之后,又提出的阅读疑问,引发学生思维向文章纵深处延伸。这种阅读引导是教师对阅读隐形问题的深度挖掘,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自然也会提高。阅读有层次之分,学生对文章内质探索存在局限性,教师巧妙而恰当地设计阅读问题,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人为拔高阅读维度,也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让阅读成为学优生的专利。

学习余秋雨的《信客》,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往往对信客工作的艰苦程度进行重点渲染,对信客的诚信优秀品质进行重点解读。其实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没有多少困难,也不存在太多的疑问。这样的阅读引导显得乏力,也没有针对性。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信客工作这样辛苦,但他还是坚持干下去,支撑他精神的因素很多,如宽厚、善良、诚信等品质,这些是不可或缺的,还有没有更为现实的原因呢?学生就此,展开阅读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信客工作艰辛,支撑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支点有很多,为乡亲们服务、具有良好人品、能够吃苦耐劳、生活所迫等因素都是重要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显然,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剖析时,不仅关注到人物高尚品质的一面,也注意到人物自身生活环境的问题。信客工作不好做,一般人可能不会选择这个职业,但这个信客却没有放弃,说明其自身能力所限,没有其他技能,也只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这些因素的挖掘显然超过了文章阅读要求,但其客观性是现实存在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无疑之处生发了疑问,目的是让学生的思考再进一步,探索文章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探索,建立阅读释难途径

阅读教学追求深度挖掘阅读资源,需要掌握阅读能够达到的层次。初中生认知基础较低,教师追求太高是不现实的。首先,可以达成的目标是知识积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以拾级而上,对文章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整理整合。其次,形成个性感悟,文章内涵丰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获得一定觉醒和感悟,特别是对一些共性认知能够基本掌握。再次,获得独立的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形成独立思考,即使思考的层次不高,也会从思考中有所收获。教师在具体实施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进行具体设计,通过探索阅读维度,帮助学生建立阅读释难途径。

在学习《桃花源记》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初读感知,并解决一些文言现象,进行基本常识积累。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感知,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梳理,让学生自主阅读,对文章描写的内容进行解析。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很多阅读障碍,教师再逐一帮助解决,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再次,教师让学生对文章主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对桃花源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理想有共性认知,但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学生说“桃花源的真实性值得考究,在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存在条件的”;有学生说“陶渊明以桃花源寄托理想合情合理,但他为什么要借用真实人物来扰乱人们的视线呢?这个问题值得探究”。

四、想象,升级阅读思维体系

阅读中形成具体意象,这是阅读教学追求的学习目标。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文章阅读指导中,要注意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充分激活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解读。特别是面对带有幻想色彩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思维驰骋中实现内化感知,但教师要注意矫正学生想象的方向,不能让学生“乱想”,要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这样才能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升级学生阅读思维体系,形成真正的语文素质。

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还要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教师继续引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州园林自然是美景之中的精品。大家不妨发挥想象,用你最擅长的手法来展示苏州园林的美。可以生动描绘、可以图画展示、可以故事引导。虽然学生对这样的操作还有些陌生,但展示时,还是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认知。有学生用《枫桥夜泊》古诗进行引导,自然进入苏州园林美景的展示,显得很有条理和层次。

精彩的阅读教学引导,其实是帮助学生与作者形成精神对话,让学生心灵受到多重洗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选择阅读激发点、探索文章中蕴含的理趣、形成更多想象和联想的触发点,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供路径。学生由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然后形成重难点认识,进而理清解题途径,形成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蔡伟玲.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语文学刊,2013(24).

[2]裘苏飞.如何“着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猜你喜欢
技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指正要有技巧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