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优化方法略谈

2015-08-07 01:57徐春桃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徐春桃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项目,在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基于此,在介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施工管理优化方法。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其施工管理方面的建设力度与优化力度[1]。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方法还不能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导致施工管理问题成为园林管理的重要难题[2]。因此,在实践中,应加强施工管理、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方法,努力做到市民与环境的协调[3]。

1 我国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现状

1.1 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通常会对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规范与指导,使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安排,相反地,如果缺少相关的制度则会造成人员与资源的浪费,指导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但我国的园林绿化业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另外,园林绿化工程对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园林知识并学以致用,避免出现因素质问题而造成的失误。此外,有些单位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未完全执行,导致在施工中因监督不力造成施工问题,管理制度也未得到有效应用。

1.2 施工管理人员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国家未对园林绿化工程做出硬性要求和指标,大多数人认为,园林绿化只是单纯的种草与种花,对园林绿化产生了误解,模糊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于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资也大大增加,建立了多个园林绿化工程,吸引了众多非专业人士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园林绿化的设计是工作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结晶,如果执行人员未完全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现象,该绿化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发挥自己在工程中的作用,主动改变管理观念,招收一些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员作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并尽量将设计人员的思想与要求传达给执行人员,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2 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在开展前,需向所在地的主管绿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申报,在审批材料还未得到批准前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动工,只有在获得施工许可后才能开展相应工作。例如,广州市花木公司在开展绿化工程时特别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落实;施工方也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整个工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此外,施工方在管理体系的指导下能更加有效地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领导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2.2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施工管理人员是整个园林工程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代表了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须做到以下几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对工作充满热爱与信心,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在选择原材料时应严格控制质量,在选择施工人员时,应选择专业技能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将不具备此类条件的人员排除在外,建立相应的奖惩体系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兴趣;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整改,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验,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保证施工质量随时都可以得到控制;应加大施工中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使整个过程以安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讨论施工的进度,确保绿化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许多绿化工程在施工后期往往出现类似于工期严重滞后的施工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未完全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或者技术水平过低,而造成这些原因的责任方则是施工方[4]。施工方为了减少施工费用而采用一些不专业的装备和人员,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为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绿化工程,施工方应认真选择并培养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选取施工设备时应购买经过质检和比较先进的器材,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广州市花木公司在进行道路绿化工程时,因施工方注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水平,特别选取了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对专业素质较低的非专业人士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和招录,在整体上提升了工程的实施质量。

2.4 加大施工成本管理力度

随着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施工单位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就出现了许多单位为达目的而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施工企业在这种竞争中追求最大利益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杜绝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有些单位为了中标随意调整造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性,也对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埋下了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监管工作,对于有损工程质量的不当行为进行严惩,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此外,应在施工前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将成本严格控制在施工单位可接受的范围内,努力协调好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间的关系。园林绿化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不仅能够将城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还能反映出社会的公益性,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5 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时间

园林绿化工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施工技术方面,还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属性和生长特点。同时,不能根据施工方的意愿随意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植物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达不到预定的绿化效果,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接受与植物特性相关的相关知识培训,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例如,高大的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可以将其安置在景观相对较少的地方;而对于生命力较弱的小型植物而言,需要将它们安置在景观较为丰富的地方。

2.6 加强后期养护强度

“三分种,七分养”是指植物的健康生长重点在于后天的养护工作,因此,绿化工程中的后期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园林工程从竣工到移交通常需要2 a,期间植物的生长期会经过两个生长季节,这类规定的意义在于在这2 a内绿化成活期的植物质量可以达到良好的标准。而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能否成活的关键则是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即使该工程已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后期养护工作未完全到位的话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园林景观。因此,可设立一个专门的养护工程队来承担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在养护过程中既能找出之前未发现的施工问题,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施工工作,确保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有些特殊植物在工程竣工后仍然需要得到特殊照顾,此时后期养护工程队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减少因养护不足而造成的经济浪费。

3 结语

目前,众多施工企业还未完全认识到施工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还未将施工管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在繁杂的园林绿化工程面前,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做到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海军.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2014(3).

[2]钟仁武.浅析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2(10).

[3]魏有标.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4(11).

[4]罗德红.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