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内江市退耕还林成果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2015-08-07 01:59廖屹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影响因素

廖屹梅

摘 要 通过对内江市退耕还林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内江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结果,并且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其中,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家庭耕地面积的大小、退耕还林工程具体补偿力度、工程进展对居民生活整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的意见等。本次研究将以内江市退耕还林的具体影响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研究分析。

关键词 退耕还林;影响因素;四川省内江市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计划是根据我国西部的长远环境建设规划,立足于我国整体利益,是一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政策性措施[1]。从我国整体的发展高度上看,西部林业的发展占据重要的地位。怎样维护内江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地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本次研究的目标[2]。

1 具体影响因素

1.1 退耕还林和惠农政策不够完善

21 世纪初,我国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退耕还林的相关优惠政策优势的明显度降低。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致使农民在退耕还林中收益有所下降。这一实际情况的出现,使复耕率不断提升,退耕还林的不彻底情况日渐明显,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难度大幅增加[3]。

1.2 项目经济效益较差

一方面,国家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工作时中,充分尊重了人民的意愿。但退耕还林所涉及到的主体中,农民占据着主要地位。由于素质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家利益的整体观念和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抉择时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判断,这为退耕还林的进展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现阶段,国家对退耕还林中所投入种苗的补助不高,老百姓自愿在投入种苗上付出经济代价的比例极低,这一现实情况直接导致问题的出现,例如绝大部分退耕还林的林地在树种的配置上不够科学。而退耕还林中技术层面的指导,仍存在不足之处,致使退耕还林的质量下降[4]。在具体工程项目实施进展中,林地涉及面广、培植种苗难度大、涉及人数多都是实际面临的问题。而依据当前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还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保障退耕还林的成果。

1.3 补偿力度欠缺

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农户所关注的中心。由于农民原本的收入不高,这就加大了农户对国家补偿标准的关注度。现行的补偿标准偏低,与农民所需不符,加之国家相关资金投入严重欠缺,导致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启动资金严重不足。工程后期的补救以及相关所需的配套措施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顺利地开展。例如,林地见效速度过慢、时间周期过长、林地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农地等[5]。

此外,国家补助政策年限过短是另一个不利因素。前期资金跟不上,农民的收益受损,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利益缺口,是复耕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许多林地达不到预期的补助标准,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使维护退耕还林成果更加困难。

1.4 重视与宣传力度欠缺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地政府的政府工程,部分领导对于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领导对退耕还林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加深对成果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比发现,在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巩固效果显著;而宣传工作不到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表明,领导的重视以及宣传力度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直接的关系。

2 具体针对性解决方案

2.1 加大后续产业资金的补充力度

增加后续产业投入的资金量,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才能保证退耕耕地,并以最大的使用效率产生经济效益。使林地效益最大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也是保障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举措。

2.2 落实林地管护费

解决后期相应的管理问题是保障退耕还林成果的一个关键步骤。落实好林地保护费的发放工作,加强管理力度,才能够保障工程后期的而管护费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的用十分途广泛,对于林地施肥、病虫害的管理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与可行性较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强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实施具体策略是达到最终目的的关键所在。

2.3 解决相关工作经费

相关工作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推进整个工程的发展进度,由于资金所需数量庞大,同时对于林地后期的再建设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整个项目的进展,有着推动作用。目前相关工作经费的发放力度还跟不上具体需要,建议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障退耕还林的成果。

2.4 建立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退耕还林工程的进行,使得大部分的农民失去了基本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来源,致使家庭整体生活水平下降。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民的收入,使他们在短期内的家庭生活水平不受太大的影响。国家现有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还不够完备,存在着诸多缺陷与问题,这就需要在后期工作中,及时地发现并进行补救。只有通过这一有效解决方式,才能在最大限度中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由此可见,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建立并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意义重大。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巩固内江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由单一的因素构成。因此在相应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解决模式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国家立足于整体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积极倡导退耕还林工程的进行,利大于弊。继续努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现阶段刻不容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静.关于保障退耕农户长远发展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8.

[2]王海伟.退耕还林地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3]喻永红.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的态度研究——以重庆万州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6).

[4]石劲松.退耕还林背景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樊涛.论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成都:四川大学,200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影响因素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