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多县城镇绿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趋势更

2015-08-07 02:08桑才仁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桑才仁

摘 要 绿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绿化环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靓丽的风景。所以应当重视对于园林植物的修剪工作,以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形象。基于此,针对称多县城镇绿化展开研究,分析了该县的绿化制约因素及后期发展趋势,希望对称多县绿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城镇绿化;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好的园林绿化应当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加强对于园艺修剪的重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对于园林绿化的修剪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只重视抚育管理,忽视种类、修剪、保养的重要性,导致城市园林植物生长随意,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城市的景观植物没有形状和支撑,无法发挥优化环境,美化生活的作用[1]。目前,称多县已经针对绿化展开工程项目招标,本文以该县绿化制约因素着手,重点分析了其绿化发展方向,现报道如下。

1 制约因素

1.1 海拔偏高

称多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称多县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当地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因此,该县绿化树木需选择适宜高原生长的类型[2]。称多县境内高山起伏、大山连绵,海拔在3 200~5 500 m,平均海拔4 500 m。因此,当地植物生长的阻碍因素较多,无法像正常平原地区一样种植多种植物。

1.2 树种选择局限性

称多县的树木选择需严格化,过分强调绿化效果是目前很多城市在绿化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城市在绿化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数目的生物性特点以及生态习性,绿化过程中只考虑到最终绿化视觉效果,大量引进外来品种,造成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水土不服,出现枯黄、死亡现象[3];不仅使绿化效果大打折扣,还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称多县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偏恶劣,因此,在树种上若随意选择,或是在种植后不注意对幼苗的培育,则会造成绿化植物的大批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1.3 技术不到位

称多县地区树木疏密度未严格把控,不利于提高树干整体的稳定性,无法抵御风暴,减轻冰雪灾害。由于称多县在地理环境上的特殊性,相关技术人员在树木种植上需要较强的专业性,结合称多县天气、降雨、温度等多种因素予以综合分析。但由于技术人员自身能力问题,以及树木种植过程中的培育方式、相关设备问题,称多县目前在绿化上仍未达到先进程度[4]。

2 绿化发展趋势

称多县在绿化方面的发展需具有针对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降水特点、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同时,可制定绿化目标,设定总绿化面积与绿化苗木种类,并规划合理的绿化项目工程,确保绿化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具体而言,称多县在绿化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2.1 发展花灌木

花灌木是灌木状观赏植物,花灌木的外形及其花的特点在园林绿化中起主要作用。花灌木的萌蘖生长的速度较快,如果不修剪,其丛生的枝条会越来越多,树冠越来越紧密,开花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影响园林观赏的效果,所以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花灌木的作用进行修剪。同时,要注意不同苗木有不同生长习性的特性,着花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开花的时间以及发枝的规律也不同。在对灌木进行修剪时,要先剪去扰乱树形的多余部分,使树冠变得更加整齐以及透光,大部分的花灌木只有2~3 a的生长期,且枝条极容易衰老,所以在修剪时要注意对不同生长周期的花灌木进行更新,以免层次不齐。对于先开花后长叶的花灌木应当在开花后进行修剪,修剪一些老弱枝以及开过花的花枝,对于进行四季观赏的花灌木,根据生长季节进行适当的修剪,对于藤木,一般在冬季进行修剪。

2.2 短截处理

对于树枝进行短截的方式分为四种,即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以及极重短截。轻短截主要是剪去树枝条的顶梢,即剪去枝条总长度的1/5左右,主要适用于花果树的枝条修剪。例如,西府海棠树的短截修剪,由于其树枝的强壮导致枝条生长旺盛,利用轻短截刺激下部多数叶芽的萌发,在枝桠上形成短枝,可以使其次年开花,较大程度上分散了枝条的营养成分,平衡了其内部的均匀生长。中短截是将枝条剪到中部,剪去的部分分布有饱满的叶芽,大概剪去1/2的长度,主要适用于长势中等的植物,保证其新生的枝条不会徒长,同时也不会变弱。重短截是将枝条剪到下部饱满的叶芽处,占枝条长度的3/4,可以刺激剪口的叶芽,使之生长新的壮枝,主要适用于老弱的树枝进行再生长。极重短截的修剪只在枝条的基部留下几个芽剪截,经过短截刺激后,可以萌发较少的短中枝,主要应用于冬季的紫薇修剪。

2.3 合理布局

在整体绿化规划上需要具有全局性。同时,还需美化环境、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等。就绿化绿地面积、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规范化管理,要重点对公园、公共休闲场所、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规划,并将其列入短期绿化的建设计划。创造生态园林城既是小城镇园林绿化系统规划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在绿地规划中,应始终贯彻生态理念,明确城镇只有具备一定结构和规模的绿地系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结语

园林绿化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供人们日常欣赏。树木花草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构成元素,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有着突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在保持水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称多县需在目前绿化影响因素下,综合考虑绿化模式,提升城镇绿化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迪钦.中小城镇园林建设的低碳化途径——以桃江县为例[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8-81+91.

[2]徐文辉,范义荣.浙江省农村小城镇园林绿化模式的创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1(1):210-215.

[3]尚瑞明,王剑锋,王世兰,等.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北方城镇绿化问题初探[J].河北林业科技,2013(1):64-65.

[4]姜洋.城镇绿化措施对环境生态保护作用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2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