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015-08-07 05:50徐平
教育界·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班级小学生孩子

徐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正从过分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向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是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的小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并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1.班级教育方式的不当

大多数班级是由班主任通过选拔几名小干部来进行管理,但效果差强人意。种种问题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随意型:班级管理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计划停在纸上。

放纵型: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导致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风气在班级传播。

掌控型:有的教师会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掌控班级,脱离学生实际,致使自主能力本来已经较低的小学生,更得不到提高。

以上几种类型的班级管理方式,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小干部作用更是难发挥,造成多数学生不能自主管理自己,学生能力谈何提高。这些陈旧的、不当的班级管理方式,必须予以变革。

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目前,我国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大人们“围着转”,溺爱程度就不要说了,但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式,造成只一味重视孩子的成绩,继而把孩子束缚在书本和课桌前,包办了生活中的一切,忽视了在课本学习以外的教育,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性格懒散、不能吃苦耐劳、纪律性淡薄、内心无善恶界限、难以处理与同伴关系,还有孩子独立自主的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限制了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笔者认为班主任要想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地去管理班级,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并制定出班级管理的目标,通过班级任务的分工、角色的分配等方式,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学生成为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1.引导自我认识,强化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

“人生真谛在于认识自己”,小学生由于自我认识能力较低,往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和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所以,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了解自我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及时反馈自主管理的有效性。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的动力与前提。自主管理的动机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学生的态度,影响着自主管理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行为纪律的需要是自主管理的直接动力。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班级大事要让学生自己决定

班级是个小集体,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对班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奖励惩罚项目等班级大事要由学生通过讨论后再作决定,例如:设立“奖励库”和“后果库”,让学生共同讨论奖励的措施和做错事后的惩罚措施,表现好的可以到“奖励库”中抽奖励,违反纪律的到“后果库”中抽惩罚措施,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和学会自我管理。

3.确立学生的管理地位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至二项的具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使他们在此过程中锻炼自主管理的能力。

班级实行“岗位负责制”,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样物品、每一个地方都有人负责,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管理班级。例如:让负责地面卫生的同学,能认真扫地,对乱丢垃圾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保持地面的整洁;负责窗户的同学,能够每天早上到教室开窗户,中午吃过饭擦窗户,做到窗明几净……通过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豪地说:“我能行!我真棒!”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一学期下来,班级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家长应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工夫,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大,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极易形成坏习惯。可以通过孩子对课文的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很差,独立性的培养单单靠讲道理的方式是不够的,可以通过帮父母洗碗、倒垃圾、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生动的事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中去,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我相信通过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将能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班级小学生孩子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