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音主持的“转型升级”

2015-08-10 00:05刘玲华
声屏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主播升级

□刘玲华

面对媒体融合大背景下节目的新变化,新闻主播在报道重大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时要做到心中有标准、腹中有底气;要做到导向正确,表达准确,贴近百姓,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理性引导社会舆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型升级”。

思维转型升级——互联网思维

在节目制播过程中,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要把握当今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工作中自觉运用全媒体方式,启动互联网思维。

2013年11月3日,中央台《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让“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汇开始走红。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和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当然,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开放与平等。互联网思维启示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要进一步真诚的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与观众,加强节目的开放与观众的互通。

在节目中开通观众实时互动的通道,第一时间将电视新闻节目在移动手机、电脑等同步播放,观众也可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是提供相关信息,主播可以在节目中对主要问题进行反馈。

通过互联网走基层。原有的观众见面会因条件限制,很长时间才能开一次,观众到场人数也很有限。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观众见面会,成本低、效果好,可实时回复观众提出的各类问题。

互联网思维体现人人平等。在采访中,可以对高层人士进行“低端访问”,你幸福吗?也可以问问老百姓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思维的转型升级将带动行动的转型升级。

角色转型升级——采编播一体

全媒体时代,新闻主播应成为更有“厚度”和“深度”的信息传播者。

要有“欲与栏目同行”的观念,主动参与到节目的创作之中,尤其是面对电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更要有很好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主播的采编播能力不断拓展,在运用新媒体海量资讯时能有辨别力。

编辑意识的加强是一个重点。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参与,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因为自由度的加大,主播角色的转型升级很可能会成为电视编辑的最后一道岗,把所有的信息串接并按一定的逻辑播出,这都要求主播具有较强的编辑能力。

演播室通过全媒体的互动,使得新闻主播不仅仅身在演播室,而且能直击现场,远程采访,这对新闻主播提出了提升采访能力的要求。在演播室如同在现场,通过大屏和电话直播连线采访现场当事人,甚至连线解说现场的事和人,这都是以往单纯的新闻播音不需要做的事,所以采访能力的提升十分必要。

此外,主播不仅要播好音,还要提升在无稿状态下即兴评述的能力,发出“告知”和“意见性”的声音,将事实与正确观点相融合。

要不要作评论、出观点,这是新闻界一直在争论的一件事情。新闻界前辈总是告诫我们:少用定语,少说主观感受,多说事实。因此,在以往的报道中,评论性的内容很少,基本上都是讲事实,只有重大时政新闻才配发评论。现代传播学研究证实,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很难达到对现实场景的透彻呈现。如今资讯对观众来说触手可及,甚至供大于求,那么主播有观点的点评就十分必要,通过观点可有效串起资讯,引导观众。

编辑意识、连线采访和观点评述,对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播要结合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由单一的“播”转为采编播的综合体。

语态转型升级——情融于声

新闻节目的贴近性,要求播报状态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更要有“温度”,更要有“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就是语态要更加的亲切质朴、有感而发,情声和谐,情感表达才真实自如。只有放下身段,说百姓的话,说百姓熟悉、爱听的话,才能走进百姓的心中。

新闻播音的情感表达不是生活中情感的简单复制,这种情感是需要新闻播音员进行二度创作,如同任何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新闻播音的情感创作需要感之于外受之于心,需要善用语气把控节奏,把“情”与“声”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不断追求情声之和谐。情感表达的第一步是“感”,情要有感而发,只有感之于外,才能受之于心。形象感受是“感”的第一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感官对文字描述的事物清晰的“感触”,形成具体的形象感受。逻辑感受使具体的形象感受在稿件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逻辑感受包括从语言序列中获得的转折感、主次感、因果感等多种感受。心理感受准确表达原创情感。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心理感受,每一种感受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种感受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内涵。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感受时,还必须把三种感受有机的融到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最完全最真实最形象的感受,这样的“情”才能真正的受之于心。

将原有注重“播”升级为情感与声音的和谐,是互联网思维和角色转型的体现。语态上的朴实亲切,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要做到朴实亲切,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积极备稿,对稿件的篇章结构、基本内容、思想感情深入理解,播报时才能亲切自然,朴实真诚。还要增强广义备稿的能力,平时多多积累生活体验和阅历,勤于修炼理论文化修养,胸中内容丰富,脑中思路畅达,打好腹稿,才能面对观众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这样才能真正融理解与感受于一体,避免生硬地念稿和固定腔调的唱稿,在情感饱满、自然亲近的氛围中实现亲切感的营造。

在朴实亲切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把亲切等同于迎合,把亲切等同于随意,把亲切等同于亲昵。真正的朴实亲切,应在传受双方平等往来状态下自然生成,在感情投入上要收放自如,不可太过,亦不能欠缺,使情感表露不愠不火;在有声语言形式上张弛有度、掌握火候,在吐字归音、词语衔接、语法调排等各个层面,都要处理得恰到好处、适度贴切。

随着媒体的升级,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也不断在升级。报纸不需要主播,广播需要能说的主播,电视需要能说还“能看”的主播,全媒体时代对主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闻播音主持工作必须随势而动,主动“转型升级”,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打破原有定势,闯出“新常态”。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主播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回暖与升级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