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路径研究

2015-08-10 00:52王洪让张成龙陆琴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党建品牌高校

王洪让 张成龙 陆琴

【摘 要】分析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党建品牌实践探索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需要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增强实效的革新。

【关键词】高校 党建品牌 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14-02

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是以加强先进性为工作重心,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手段,激发无限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示范作用、榜样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在师生的中形成较高的认同感和时代特点的党建品牌。此种工作理念的常态化、专业化和精品化,能够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践行的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指导和引领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也时刻在影响着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在党建品牌的创建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偏离发展主线,党建品牌与高校发展主线脱节。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但有些高校领导和党员同志却不以为然,重教学、重科研,对高校的党建品牌践行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是走形式、喊口号的空架子。党建品牌的践行和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相脱节,党建品牌践行持续性学习、教育针对性、执行性等方面较薄弱。

(二)党建品牌建设与实践定位不明确,管理不健全。部分高校对党建品牌创建和实践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模糊等现象。首先,党建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清晰、准确的定位才能有吸引力,用受欢迎的活动赢得品牌建设的活力和实力。其次,党建品牌创建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科学的规划来促进,同时还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来指导和监督,但部分高校存在建而不管、观念陈旧等品牌践行漏洞,导致党建品牌践行停留在开展活动、传达精神、总结表彰的浅显层面上。

(三)考核与退出机制不健全,党建品牌建而不推。部分高校的党建品牌工作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不重视深层质量的提高,对党建品牌的考核和退出机制避而不谈,甚至缺失,对党建品牌的推广和奖励更是不予重视。考核与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党建品牌创建与实践缺乏动力,工作定位不明确,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同志对党建品牌的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建品牌的建而不推现象也普遍存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建的党建品牌,因为各种机制不健全,因为影响范围小、宣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导致本应有的良好宣传效益、社会影响力等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传播。

二、党建品牌实践探索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党的十八人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建品牌的创建与实践成为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一种集中体现,是加强基层党建凝聚力的重要路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党建品牌建设适应高校党建发展,是思想重视和实践行动的统一。作为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品牌创建与实践活动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党建活动,从实践行动上支持党建品牌实践;党建品牌需要主动跟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要决策和学校党委的具体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把践行党建品牌作为理清学校发展思路、促进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来对待,抓住学校大发展、大跨越的良好时机,在认识上到位、在组织上保障、在措施上跟进、在行动上践行,努力将党建理论与党建品牌实践相统一,不断提高党建品牌的质量和活力。

(二)党建品牌的践行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力举措。高校党建品牌践行是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措施。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和党组织先进性的强有力措施。

根据不同形势,通过开展党建品牌的践行活动,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建活动内容,有效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推陈出新,有利于党内外同志和群众对党形成更大的认同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水平,增强基层党建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路径

党建品牌的践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增强实效的革新。实施此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足自身实际,强调个性化、特色化。高校党建品牌的践行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方向是相一致的,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校的中心工作为目标,遵循党建工作的规律,但更应该注重的是其个性和特色,在立足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将党建品牌创建得更加多样化。

党建品牌的践行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需求相结合,通过组建理论宣讲团、召开报告会、集体讨论等形式开展组织生活;通过重新定义党员的组织架构,实现党建品牌践行的全员覆盖;通过线上和线下齐联动的管理机制、党员意愿的表达机制、党员评议制度等的完善,实现党建品牌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高校党建品牌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践行,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应增强其可推广性和可借鉴性。

践行有特色的活动项目是党建品牌的前提和核心,在党建工作中遵循“和而不同“与“殊途同归”的理念,把高校的核心工作与任务和党建品牌的践行相结合,通过搭建有效载体,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

有效进行党建品牌的践行,需要根据高校党员群体的共性特征,从各维度组织开展相应的支部活动,但更要根据各自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关富有创新意味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支部的党建品牌的凝聚力。通过支部党员的创新性实践、逐步实现由集中统一到发散、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转变,使党建品牌成为党员学习、交流的新阵地,成为发展党员和锻炼后备人才的新场所,进一步提高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党建品牌建设的兴趣和党建品牌践行的实效性。

(二)统筹兼顾,注重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实践。党建品牌的践行要从长远着眼,注重可持续性。党的引导、服务、管理与创新,要统筹兼顾,从大局入手,常建常新,常新常建。

创新是党建品牌践行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时间、空间上增强党建品牌的接受与认可,党的建设要面对的不仅是党员同志,还包括党外群众和无党派人士,在创新党建品牌时,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实际需求,从专业和特色入手,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党员和群众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和自觉奋斗。党建工作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党建品牌成为党员群众乐于接受的高层次精神产品。

践行党建工作品牌要着眼长远,既要有短期的工作安排与计划,又要有相应的长期发展规划。在开展具体品牌创建与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党建工作的可持续性,避免一时突击行为。应组织开展常规性的党建活动,如各支部负责人召集本支部成员共同商讨并制订本支部党建品牌活动的方案,包括品牌主题、时间、范围、目标、措施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常规性党建活动,将品牌意识进一步强化,将党建品牌的目的与意义相融合,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加党内外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发展和推进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党建品牌有活力、有激情、有传承。

(三)注重传承,突出人文关怀。通过独有的特色品牌形象、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与底蕴的作用,使每个党建品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党的先进性,起到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个党建品牌成功的标志,这种标志性是党建品牌的传承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党建品牌的践行要在继承具有蓬勃生命力、贴近生活实际的渐进性活动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高校党建活动的人文性,形成党建品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党建品牌活动的践行要切忌为活动而活动、为宣传而宣传,要切实加强对人文关怀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在传承党建品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党建品牌践行的创新实效。

(四)借助新媒介,推进党建品牌实践信息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党建品牌信息化也成为新时期党建品牌践行的重要任务。网络、微信、微博、飞信、QQ等网络新媒体的运用,使得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党建品牌建设与实践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推进高校党建品牌践行的信息化进程。

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品牌践行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党的建设、品牌时间的时效性和科学化水平。通过创建红色支部品牌网站,设立党建品牌专题新闻、党建理论学习等模块化建设,形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阵地,强化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通过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文献、参考资料等,切实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通过网上支部活动论坛、沙龙等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党建品牌实践的自主性和参与面;通过建立网上微型党支部、党建QQ群、支部飞信群、支部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党建品牌实践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使之成为新的宣传党的知识、发展党的后备力量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胡春香,彭若男,甘泉.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4(3)

[2]秦著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思[J].理论学刊,2006(11)

[3]杨延.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宋爱华,金亚白.新时期在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课题(桂党高工组[2013]1号)

【作者简介】王洪让(1985- ),男,山东滨州,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党建品牌高校
高校基层党建示范点与党建品牌创建研究
基于“一院一品”视角下高校专业党支部建设研究
学生党建工作品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突出“党建品牌”优势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打造“金字塔”式党建管理模式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