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回归“生活”的探究

2015-08-15 08:33周发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课堂思想政治有效性

周发瑜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让政治课回归生活。从备课、优化教学方法、课后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课堂 思想政治 生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74

俗话说“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这说明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让政治课回归“生活”,同时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为之探索和奋斗的目标。

一、 改变传统备课观念,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

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准备教学,这样,政治课堂才会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比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备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调查:①本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他们的消费状况;②当前市场上新产品的供求状况;③银行信贷消费的有无与信贷消费情况;④班内同学的消费情况和消费心理。在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对策,从而让学生在对自己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中理解“什么是正确消费观”“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等问题。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党和政府扩大内需方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再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笔者选取了近年来本地中秋节前后月饼的价格变化以及情人节前后玫瑰花价格变化等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这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进而主动分析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经济常识就在自己身边,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差。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多听、多看、多记的习惯。生活中的时事及热点问题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熟悉的生活素材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也会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深入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政治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

政治教学生活化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合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用生活中的实例展现出来,让学生亲自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例如,在讲授“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活动,让学生来模拟签订劳动合同。学生通过查阅《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资料,对签订合同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介绍劳动合同的格式、签订程序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起草劳动合同书。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可以一起来评价大家的“作品”,并评选出最规范的劳动合同书供大家学习。

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设置问题,启发他们思考与探究,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前“食用油涨价”事件,让学生去超市调查食用油市场,看看不同品牌、不同包装的食用油在市场上价格的不同,从而反思其价格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学生通过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学生的课后践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解释生活,而在于改变生活,践行生活,体验生活,这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自主感悟、践行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谈本堂课的学习收获与探究启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可见,学生践行环节主要实现的是新课程“知行统一”方面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调查本地某河流水质变差的原因。通过调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再把生活经验迁移到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上来。同时,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两型社会”的理念。

总之,政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只有使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体验生活的窗口,学生才会有所收获,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课堂思想政治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