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德叙事的当代价值

2015-08-15 00:46李昳聪
黑龙江史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糟粕养鸟

李昳聪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15)

庄子的道德叙事没有宏大叙事的道德独白,它篇幅短小但不失深刻的人生主题。虽然,他塑造的人物、营造的情景皆采撷于生活的侧面、瞬间和片段,但是,庄子的确做到了言微意远,以小见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庄子的道德叙事具有注重主体内在感受性,强调精神自由以及对道德客观规律的不懈追求等特性。

庄子注重个体内在感受。他的“无己”之学是站在人类独立个性的立场上,求索人生,探寻生命的起源、价值和人生的终极意义,并把个体精神自由置于首位。庄子以精神为最高的价值存在,在《刻意》中,他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化育万物。”庄子赋予精神以本体性的地位与意义,并以保全精神、解放精神、开拓精神潜能是其学说的宗旨。庄子在《骈拇》中曾经通过:“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来表达自我意识的升华和超越来消除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疏离与对立。他在《天下》中对个体精神的赞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稠适而上遂”,使人类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三者之间达成和谐一致,使精神人格境界与大宇宙精神达成统一,从而达到自由与必然、真与善的统一。

庄子的“知”也是以主体内在的感受为基础的。《天道》中记录了一段齐桓公和轮扁的对话: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这是提示我们,若不能透过语言文字把握前人的精神,我们咀嚼前人的文字只是糟粕而已。事实上,精神境界往往是无法借用固定的方式去传授,就如个人的心路历程很难凭借文字来表述。因此,唯有自己亲身去验证才能开辟出来的。

庄子不仅强调人的至上性,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在他看来“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万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荣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在《齐物论》的这段话是他对人生意义的重新界定。庄子认为人的可悲之处莫过于从出生到老死,一直为功名富贵而奔波劳碌,无休无止,同时也在受生死问题的困扰,更可悲的是不知归宿,不知何去何从。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相对的、有限的物质享受,而在于绝对的精神自由。“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而游无穷,是逍遥游的表现。从而达到他在《逍遥游》中的所表达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境界,道与精神合二为一,道无所不在,精神也无所不至。

此外,庄子还赋予道德以客观规律性的内涵。在庄子看来,顺应自然是道德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养生主》中的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顺着牛体骨肉的自然走向,把刀插进筋肉的间隙中,伸向骨节的空虚处,全都是顺着固有结构来解剖。庖丁的技术才能高超到这样的地步——“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即便是“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也就是说,每逢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感觉很难下手,但依然提高警惕,目光盯住此处,动作放慢。可见,顺应自然,遵循天然本性,这是万物所共有的客观规律。

庄子不仅正面肯定了遵循客观规律的“游刃有余”;他也生动地从反面给我们讲述了违背客观规律的后果。在《至乐》中他讲述了鲁君供鸟的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个寓言故事显示出了鲁侯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而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万物都出于自然,都归于自然,如果“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也就是不顺应自然,遵循天然本性这一客观规律来办事,只能造下灾祸。

由此可见,庄子赋予了道德以客观规律性的顺应自然,遵循天然本性的内涵。进而,在《齐物论》中,他以“道”为核心,推崇“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德思想方向,强调由自然来进行选择,从而让人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行为选择。庄子的道德叙事就是具有在等差世界中自然选择的特点,即“道”的选择。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对于类似于庄子的道德叙事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2],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其合理地应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9~107.

[2]李昳聪.提升出版道德推进学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4):119.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糟粕养鸟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老人的爱鸟不宜放室内
该不该养鸟
如何学好语文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爱情寓言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