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8-15 00:51◆韩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孔乙己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韩 冰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三中)

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规定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这样的教学目标做好。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上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思维能力

通常而言,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建设好情景模式的重要点,同时反映出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建,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实时的掌控和调节思维方向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1.1 重视课堂导语的设计

课程的精彩导入是这堂课程成功的关键,所以课堂导语的设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程的开端,只有在开始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这节课程的课堂质量。设计精彩有趣的导语不仅能够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口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创建教学环境和氛围,在课堂开始时播放一段人学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学生集中精神听。在录音放完后问学生“在刚才的录音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同时,让同学思考一个艺术表演者不用任何的乐器和道具,也能够发出用乐器弹奏的声音,这样的艺术行为是怎样完成的。这样的结合能够迅速的将学生带入《口技》的学习中,同时又及时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之前进行思考的习惯。

1.2 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及时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思维能力的另一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在思维不够活跃、学习思路很局限,亦或者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这就极易导致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这样的同学多是在学习上不愿意动脑,所以教师在针对这样一群学生的时候,要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智慧点和思考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例如,在《狼》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进入到狼的狡猾和屠户的勇敢的介绍过程,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能很好的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学生会提出比较新颖的问题,这样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依据学生心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语文教学是由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结合所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拥有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这样的能力,同时具备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建设。

2.1 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高效率的学习是需要思维敏捷才能办到的,因此思维敏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的重要。思维敏捷是在学习中对知识和问题做出反应的速度,但是敏捷思维是经过长期训练才有的,因材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制定适合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生敏捷思维的训练。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同时训练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诸如“本文主要讲的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本文的主人翁和作者是什么关系?”“在本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请形象的描述出本文的人物特点。”这样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敏捷思维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对课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感知。

2.2 积极训练学生思维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依赖别人,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或者直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独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能让学生创造探索和训练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例如,在课文《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东京无非也是这样”,在这句话中用到了“也”字,但是在前文中并没有出现相关联的词句。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此提出“这句话中的‘也’是与谁关联的?”“这句话是病句吗?”“如果不是病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对于简单句子提出的深刻问题,能够让学生迅速的进行思考。随后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这是潜台词,是在前面直接忽略掉的”;“‘也’字包含着作者的悲愤之情”等各种答案。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了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独立能力。

3 积极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积极的帮助学生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思考更加的深刻和明晰,不能只是满足于实物的表面现象,要及时的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重点,进行实物本质的探索。在这之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实物的矛盾点,矛盾点发现问题是最具有思考性的。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应当从文章的结构、内容、细节描写等抓住矛盾点,帮助学生积极的深刻思考。

例如,《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孔乙己穿长衫喝酒与孔乙己十分穷困的矛盾点进行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时,让学生追求本质答案,进而让学生明白“穿长衫站着喝酒”是作者对孔乙己整个精神世界的描述,是反映孔乙己社会处境的描述。通过深入的解决矛盾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性,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4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处于思考问题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学习进步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探索出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方法。

[1]胡玮玮.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罗可松.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36):117.

[3]高宏飞.论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2.

[4]李士刚.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4,(48):20.

猜你喜欢
孔乙己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培养思维能力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