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师道尊严与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

2015-08-15 00:51牟长林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威信师生关系师生

◆牟长林

(吉林省洮南市第九中学)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是对教材进行讲解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在我国古代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教师要绝对的服从,课堂是教师传道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对教师的讲解提出任何不同的见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要跟随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教师的“尊严”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学生不敢与教师进行学习上的探讨,课下不敢与教师说出内心的想法,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内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生疏,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之下,我们还会见到民主与平等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关系呢?又如何去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难,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放下自己所谓的威严,敞开自己的内心去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同样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走进每一个学一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关心与温暖,这种情谊同样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也产生关心与帮助他人的良好美德。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才能每天朝气蓬勃的投入到学生生活中去,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性格,也只有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才能不断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逐渐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更好的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与人格。

要想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心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以帮助与关爱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家庭成长的环境。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困扰,也只有教师对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在学习中时时刻刻地对学生加以指点与帮助。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如果一个教师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就能在学校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鼓励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点也会准确的加以指导与纠正。在学习上,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擅长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合,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才会用他们自己的经验积极的对新的知识问题进行有效的研讨。教师也应多鼓励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经验去总结学习的心得,进而不断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构建与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打下基础。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表现在对学困生的信任与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情况,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有效的把所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建构,形成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知识网络,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各种交集与联系,完善自身对知识的建构与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也会对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求同存异的教育思想,不能完全打压学生的各种疑问与不解,教师要善于用心去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学生错误的理解与质疑我们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而不应该是嘲笑与不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去真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看法,与他们交流其错误思想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对教师的指正心悦诚服的去接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精神沟通,多少伟大的教育家都在不懈的追求着教育的真谛,而教育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深处上的一种极其微妙的相互接触,正如古人所云,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充分说明了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意义所在。正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见证的,如果作为一名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呵护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使他们形成淳朴而严格、坚定而善良的美好的责任品质,我们做为教师就应该首先做到这些要求,去以身示范,去做这样的人,我们的学生才会变成我们一样的有责任心、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彼此坦诚相待,那么师生便不仅是学习过程中的师与生的关系,更是彼此帮助与关心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下教师的身份地位,那么教师的师道尊严又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又应该怎么来树立呢?其实教师的尊严与威信与师生关系之间并不是对立与矛盾的。在我们教育工作之中,我们身边不乏会有很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威信较高的教师,那么我们多用心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之后,我们也会感觉得到,我们每位教师也一样能够做到啊,之所以原来没有,只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正确。有威信的教师并非是完美的人,他们一样会犯错误,也犯过错误,但他们不同与别人的做法是自身犯了错误之后,能够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在工作中能够实事求是、客观的评价自己,对于自身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能够勇于克服,教师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而且还会使自己的威信不断的提高。

教师的威信与威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正确引导与教育学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对象变化,不断的提高自身原业务素质,提高自已的教育艺术与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完善自我的思想意识是教师自信的来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教师的行为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这样自然使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得以树立与巩固。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老师就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模范,是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学会做人与发展的榜样。但如果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学生内心之中的印象产生很大的差别,那么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展现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那么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暗示与影响力很强,教师完美形象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彼此的尊敬,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的威信在同学中得以更高层次提升的保障。教育是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间的关系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让我们在工作中转变思想,放下自身做为教师的那种威严,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沟通,把学生当做我们的朋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好的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学生心目之中树立更加牢固的威信。

猜你喜欢
威信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努力消除威信的误区
自画像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