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知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2015-08-15 00:51◆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典故时代背景文言文

◆李 敏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一、时代背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时代背景的分析与阐述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之前,只有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之后,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体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把握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强调时代背景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时代背景的讲述或利用相关视频资源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当时时代的真实情况,包括历史面貌、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等,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读懂文章。

在学习《囚绿记》这一课的时候,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这篇文章写于卢沟桥事变后,上海沦陷,战火纷飞。作者陆蠡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身处沦陷的上海,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他追忆起自己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那是一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也充满着新希望的常春藤,即使生长环境恶劣,它也常常焕发的蓬勃生机,这使身处困境的作者对它起了爱慕之心,决定引为“绿友”,甚至自私地囚系它,但是作者发现常春藤有着执着的品性,“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从被囚系而枯萎的但是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生长的常春藤的身上,作者联想到祖国山河惨遭沦陷,联想到这个多灾多难然而却是那样坚忍不拔的民族。在祝福它以后能够生长得更加繁茂苍绿,又饱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二、历史地名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历史地名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点。历史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历史时期留传下来的地名,或历史时期曾使用过的地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出现很多历史地名,但是在很多文言文中,很多历史地名和现在的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是地域范围的变化,也或是称谓的变化,如果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不能讲古今地名有效的区分开来,将会影响其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另外,历史地名也常常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如果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其他途径将历史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这里的“河”就仅指黄河。与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毫无联系,若学生将这里和“河南”与“河北”误解为当代的河南省与河北省,将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误解。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历史地名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误解的产生。

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要求读者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就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如品读、赏读文学作品等,就需要读者具备与阅读客体相关的的文化常识,因为语文阅读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需要阅读主体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参与。在语文阅读中,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写照,都会涉及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事件或者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等,尤其在文言文中,这些历史性的材料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我国语文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主要是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浅易文言文能力,提高现代汉语的理解力与表达能力;增长历史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水平。而每个文言文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同时,了解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四、历史典故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文章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还需要主义文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典故在我国古诗文的应用较为常见,而又以骈体文表现最为极端。自古文人墨客赋诗作文都喜欢用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而又使诗文的语言显得凝练,风格典雅;运用典故还能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运用典故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功底。古代作者使用的典故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明用,有的暗用,这就无疑加大了读者也就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难度,因为很多典故就是历史典故、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典故和故事等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一问三不知,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所以,在高中语文尤其是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典故是必要的。

[1]金满银.历史文化知识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刍议[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白金香.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综合天地,2004,(02):56.

[3]陈自彪.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05,(05):30.

[4]赵大柱,薛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与探索[J].吉林教育,2007,(10):55.

猜你喜欢
典故时代背景文言文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文言文阅读专练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会背与会默写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