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5-08-15 00:51牛笑冬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直接经验现实生活语文课堂

◆牛笑冬

(吉林省乾安县第二小学)

语文是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生活和工作离不开语文,教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是学校实施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方式。

一、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

刘国正曾指出:“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是语文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语文课堂变会变得呆板枯燥。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直接经历并获得体验,它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原创性等特征。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现实的体验和直接的经验来丰富、拓展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知,把生活世界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2.挖掘和拓展语文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语文教材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要运用语文教材的内容指导生活,必须先将其还原于生活。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的素养。要求我们从平凡而广泛的生活中挖掘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去探询,去想象,去感悟,去品味,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营造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即是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身份角色”,放弃师道尊严,不居高临下,不以势压人,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多用商讨、对话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间的辩论,也鼓励师生间的辩论,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取语文知识。

二、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的主要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加新鲜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亲切感、眷恋感。生活化导入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历史素材等。从平凡而广泛的生活中挖掘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去探询,去想象,去感悟,去品味,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现实的体验和直接的经验来丰富、拓展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知,把生活世界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2.课堂探索生活化,让学生探究理解新知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语文教学即生活,语文学习的过程即是生活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活动。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这启迪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对语文教学中的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知识元素,在不断反复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3.课堂训练生活化,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课堂上,适时适量提供必要训练题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生活中的语文学科知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悟到语文原来如此生动有趣而真实。

4.课堂延伸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大语文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万百计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诱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联想。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所学的知识被排派上用场或遇到“愁患”时,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更强烈,这对于延伸课堂,激活知识,提升创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消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弊端,激活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活动,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打破语文课党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将语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语文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进而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是落实语文教育观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直接经验现实生活语文课堂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论生物教学中的“直接经验”形成教学的策略
科技馆展厅内探究式教育活动初探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