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生态学视角下产业集群发展①

2015-08-15 00:49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来文珍
中国商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共生集群商业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来文珍

1 引言

目前在我国仍有许多地区希望借助产业集群来发展区域经济,虽然一部分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创作了价值,而也有一部分产业集群却只是完成了简单的地理聚集,并未产生集群的竞争优势,甚至正在走向衰退。而当今的商业竞争模式已经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集群之争,并具有逐步演变为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之争的趋势。因此,当今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与集群内企业密切相关,也与这个产业集群在其产业链上分工合作的其他产业集群及企业息息相关,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在的商业系统的发展。在新的商业竞争格局下,商业生态学理论的运用为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价值的方法。

本文从商业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将企业与自然界的生物个体相类比,产业集群是企业的结合体,那么产业集群就可以视为由各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构成的一种生态群落,而在同一产业链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各种产业集群及企业的集合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商业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去探究产业集及其企业群的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健康持续发展。

2 商业生态学相关理论

2.1 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Moore)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所谓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世界中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市场中介、投资商、政府、消费者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它们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但又形成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一商业生态系统中,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但身在其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利共存,资源共享,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商业网络状结构,能充分体现企业间资源的相互协调和聚集,每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包含着众多的小商业生态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更大的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系统之间有时又是交叉重叠,且边界模糊的。

2.2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生物单位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生态位理论认为竞争的产生是由于某个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的特征相似性,使得这两个物种产生了对相同资源的争夺,形成了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产生了竞争。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竞争不仅会影响参与竞争的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壮大。因此,要维护一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就必须避免系统中各物种及种群间的直接竞争,使各物种及种群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

生态位的相关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商业生态系统,如果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组织或个体运用同一种资源,生产同类产品,势必会去争夺同一个市场,这种共同性越强,竞争就越激烈。而这种竞争不仅会使竞争双方两败俱伤,也会削弱它们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这些组织和个体必须努力发展各自不同的生存能力和技巧,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位置,实现生态位的分离,才能减少竞争,实现合作共赢。同时也为其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优势互补的功能耦合的良性超循环创造条件。

2.3 共生理论

自然界中的共生是指生命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强调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依存状态是互惠互利、稳定平衡的,而不是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可以使共生系统中的任一成员都获得比单独生存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20世纪中期,许多学者将自然界的生物共生理论运用于社会特别是经济领域。我国学者袁纯清运用共生理论在对小型经济的研究中就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自然产生的现象,也是一种可以塑造的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社会、经济领域的共生关系也可以使共生单元之间实现资源互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分散生存降低风险,提高生存能力。许多学者还提出,协同共生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并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生态学视角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3.1 改变观念,扩大视野

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虽然完成企业在地理空间的集聚,但有些企业的集聚并不是出自于相互依赖及合作的需要而产生的自觉行为,而是由于地方政府规划促进产生的。同时,由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多为同类企业,而集群内部还有许多企业抱有传统的零和竞争的观念,认为同行是冤家,从不考虑互利或共生关系,这些企业更加关注怎样运用各种手段打败对手,而新型企业总是寻求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合作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合作,他们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到关注他们所参与的商业网络的整体特性上。因为今后的商业世界发展趋势势必会变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为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因此,产业集群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对内促进聚合效应,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聚合体,对外寻找一个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的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凭借自己的差异优势加入进去,这样产业集群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不仅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利用,也可以在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中获取超出它边界之自由外资源来支持自身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的管理者、引导者以及产业集群及其企业都必须改变观念、扩大视野,对内努力建立集群企业间合作共赢的共生关系,对外积极寻求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并努力成这些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生态种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2 寻找生态位,明确发展方向

无论是产业集群自身还是集群内部的企业,确定一个生态位都是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当今我国产业集群中一些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集群,一方面还存在盲目跟风,低级模仿的现象,另一方面还持有传统的竞争观念,视同行为冤家,并患有营销近视症。这些产业集群及其企业的相当一部分精力还放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及对资源的争夺上。因此,产业集群管理者应引导集群及其企业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谋划产业集群及其企业的发展方向,充分研究自身在某个商业系统中的优劣势,在其战略定位时尽力避免与其它产业集群或企业产生生态重叠现象,集中力量发展不同于其它集群和企业的技术和能力,努力争取在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发挥其功能,并占有一席之地。

产业集群及其企业的生态定位的思路可以有以下两种,一是基于专业化分工优势的生态定位,既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为某个产业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发挥作用,从而立足于该生态系统,并与系统中其它集群及企业分工合作,共同促进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基于地理集聚优势的生态定位,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可以利用其所在的地理区域经济优势,在某区域经济圈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3.3 优化群落内共生环境,促进合作

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讲不是来自于区域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扶持引导等外部力量。而是来自于产业集群内部由于集聚效应而产生的协同机制。

产业集群的管理者、参与者都应该积极促进集群内部的共生关系,并逐步形成规则,使不同种类的、自我管理的企业相互作用,以推动集群向高层次有序进化。产业集群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鼓励合作的产业政策,组织产业集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开设讲座和沙龙等多种形式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让企业都充分认识到共生可以大大提高单个企业的生存能力,产业集群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产业集群共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产业集群任何一家企业的利益被损害,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稳定和发展,并最终损害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从而帮助企业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之间互相建立信任和合作,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另外,企业的多样性对产业集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产业集群内部生态系统中,应该注意引进提供各种生产性服务的企业,以完善共生环境,优化集群结构。

3.4 培养龙头骨干企业,强化集群优势

我们将产业集群类比成一个生态群落,这个生态群落要在更大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众多基于商业生态理论的生态系统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某个生态群落要在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发挥其特定功能,就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具备该功能的核心企业发挥作用。同时,生态群落中其他成员的效率、创新性和生命力,也与这类核心企业息息相关。优秀的集群核心企业能够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强化品牌效应,还可以改进生产率、增强集群稳定性,并有效地激发创新。产业集群管理者可以从集群在更大的生态系统战略定位的角度出发,在产业集群中挑选并培养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在集群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整个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生命力。

3.5 鼓励协同创新,促进集群进化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进化,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从而适应环境的过程,商业生态系统也是如此。由于产业集群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就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单个企业独立创新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运用协同创新这种当今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产业集群管理者不仅需要在集群内部逐步培养形成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并且需要整合当地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甚至用户等创新主体,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技术创新,共同促进产业集群进化。

[1] 张金萍,周游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竞争战略[J].管理世界,2005(6)

[2] 赵湘莲,陈桂英.未来商业模式——商业生态系统[A].经济纵横创新版,2007(4).

[3] 胡家永.构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A].市场周刊.理论探索,2009(2).

[4] 肖磊,李仕明.商业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行为分析[J].管理家,2009(01).

[5] 梁海红.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谈企业竞争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7(7).

[6] 郭薇娜.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分析——以华南Mall为例[A].商业经济文萃,2006(5).

猜你喜欢
共生集群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