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是可以“炼”成的

2015-08-15 00:51王希明
语文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采绿灯红灯

李 艳 王希明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附中(200433)

一般说来,人们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会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两者俱佳是最好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传统文学批评中所说的“文”和“质”。“文”的原义就是花纹,是外在的,修饰性的。所以“文采”往往指语言上的华美。南朝梁刘勰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情采》篇说:“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意思是抒发性情,铺写事物,用文字来写心,用纸来记录文字,能够光彩焕发,就是因为文采斐然,这体现了对文采的重视。

而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普遍侧重审题、结构等方面,对文采的训练比较忽视。中学作文教学自然首先要指导学生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明白晓畅。文采属于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对文采训练的认识,常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文采不宜强调,思想内容比外在的语言形式重要,追求文采会助长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之风。事实上,中学生作文内容的空洞,应该由相对单调的生活和狭窄的阅读面来负责。内容空洞、辞藻华丽固然不好,内容空洞、词语贫乏就更加糟糕。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是正路。没有必要因为对内容的重视就忽略对外在形式的追求。毕竟文章的美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在形式,所以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第二个误区是认为文采要靠平日慢慢积累,慢慢养成,甚至认为文采要靠天分,总之不管哪种,结论都是无法通过集中的训练来提升。这种看法似是而非。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曾坦言:“我认为写作是个手艺活儿。”既然是手艺,那就是熟能生巧,就是能够通过不断训练而有所进步的。

其实文采一点都不神秘。同一个意思,用普通的词句写出来,就是一般的文字;用一个更有表现力的说法,更形象、更深刻地表达出来,就显得有文采了。教师可以采取片段训练,进而以全文修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一、修辞和动词

描述性的文字中,文采往往意味着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的使用;意味着用词的形象化和新奇有趣。这里面动词的选择显得特别重要。像古人写诗就有“炼字”的传统,“推敲”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传说贾岛为“僧敲(推)月下门”中的动词该用“推”还是“敲”,反复思考,不觉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而韩愈听了也不怪他,还帮他出主意,说用“敲”更好。教师可以先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文采体现在哪里。举例来说:

剃头匠何爹给我剃过头。他先是用刀背在顾客后颈一刮,让顾客觉得麻麻的。之后他用刀口弹一弹顾客后颈,也让顾客很舒服。他还会用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刮。他也会用刀片在顾客眼皮上刮。他还能用刀尖给顾客剃耳朵,刮掉里面的毛和污垢,让顾客感觉很舒服。等到他剃完,顾客往往打一个喷嚏,感觉很舒服。

显然,这一段实在称不上有文采。句式单调,词语贫乏。再看看下面这一段: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韩少功《青龙偃月刀》)

这段话其实表达的就是上面那段话的意思,但却显得有文采。主要区别是,上面那一段,动词几乎都用了“刮”,顾客的反应都是“很舒服”。而后面这段的动词是“刮”“弹”“铲削”“刨刮”“细剔”。顾客的反应呢?每种刀法都各不相同——“让人十分享受”,“让顾客特别舒服”,“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后面这段还把剃刀比作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每种刀法都有诸如“关公拖刀”“张飞打鼓”之类名目,新奇有趣。“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这是比喻。“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一个喷嚏天昏地暗”,这是夸张。

然后教师可以采取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逐句改写的方法来学会语言修饰的技巧。先提供一个没有文采的段落,让学生讨论,试着给普通的表述增添文采。例如:

在路上看到绿灯变成红灯,我们停下来,当倒数要结束时,我们预备继续走。我们走过一个个红绿灯,走在城市的路上。

带领学生一句句修改:

在路上看到绿灯变成红灯,

“在路上”,过于简单了,可以改成“穿行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看到”,可以换动词,“一盏盏红绿灯映入眼帘”。“绿灯变成红灯”,不够形象,用拟人手法“眨着眼睛瞬间跳成红灯”。

我们停下来,

“我们停下来”太简单,可以改成“我们下意识刹住自己匆忙的脚步”。

当倒数要结束时,

具体一点,改成“当红色的数字渐次跳到3、2、1”。

我们预备继续走。

这里可以用一个比喻,写人在社会中的异化,增加一点哲理性。可以改成“我们发动了人体的引擎,准备抬起自己的脚趾,发出前进的指令,再一次踏上无尽旅程”。

我们走过一个个红绿灯,走在城市的路上。

可以用一个比喻,把人们走的路看作流水线,那么红绿灯就变成了信号灯。这样改:“红灯,绿灯,次第亮起。我们如同在一个巨大的传送带上,随着信号的明灭,齿轮旋转,各自走在各自的流水线上。”

组合在一起,修改过的这一段如下:

穿行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一盏盏红绿灯映入眼帘。当绿灯眨着眼睛瞬间跳成红灯,我们下意识刹住自己匆忙的脚步;而当红色的数字渐次跳到3、2、1,我们发动了人体的引擎,准备抬起自己的脚趾,发出前进的指令,再一次踏上无尽旅程。红灯,绿灯,次第亮起。我们如同在一个巨大的传送带上,随着信号的明灭,齿轮旋转,各自走在各自的流水线上。

二、材料翻新

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诗人黄庭坚特别着力于在诗歌形式上出奇求新,试图独辟蹊径,胜过前人,他提出“点铁成金”的观点。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则提出“陌生化”,主张将熟悉的对象变得生疏,引起人们的新奇感。实际上他们强调的都是不要沿用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套话,要在语言上给人以新鲜感。在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占有的材料有限,往往导致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这时候就可以建议学生考虑换一种表达方式。例如有位学生写的作文有这么一段:

竹韵蝶梦,只是自然以造化之功所设的一场迷局。孔孟是竹,老庄就是蝶;嵇叔夜是竹,山巨源就是蝶;荀彧是竹,贾诩则为蝶;半山是竹,东坡则为蝶。有竹即有蝶,竹未必胜于蝶,蝶也未必胜于竹。清高孤傲的竹会觉得蝶轻佻无度,潇洒灵动的蝶会认为竹腐旧古板。殊不知双方本是同源,出于微尘而归于微尘,又何须针锋相对呢?

这一段文字好就好在明明写的人物很多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换用了别的表达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嵇康——嵇叔夜,山涛——山巨源,王安石——半山,苏轼——苏东坡,用字号代替名,给人以新鲜感,这就是把“铁”点成“金”的例子。

三、真情实感

其实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比如议论文中,用词的准确、行文的气势,这些都能增加文采。再比如,一些散文中,抒情氛围的营造很重要。这时候,有真情实感支撑的文采,才真正成其为文采。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我与太太就像分居于时间轴两端的人。我在起点处不断奔跑,而太太则在终点附近一点点向前挪动。在时光的河流中,我们的距离有三代人这么远,但在记忆里又如此地靠近。

小学的时候妈妈每周都要带我来太太家。房子是底楼背光的,空气里像是悬浮着细小的灰尘。院子里的牡丹早就不开花了,只剩浓厚肥绿的叶子。偶尔有猫儿蹲在墙头,拖着一条细长的影子。它们构成我童年的记忆,但由于时间久远,早已像旧街区的墙面一样斑驳。

每次我到太太家,她不是在做饭就是坐在阳台上休息。太公去世后,看到她休息的次数更多。妈妈经常让我替她念报纸,当时我还不太情愿,但现在这成为我无可替代的回忆,像琥珀一样纯净松软。那时太太还算身体健康,但行动已有些迟缓。她陷在藤椅中,午后的阳光把她的背影染成金黄。我就挑一些重大的事情念念标题,或是捡些养生的文摘读几段。太太总是眯着眼睛,脸上爬满深深浅浅的纹路,有时点点头,有时只是静坐着,好像是睡着了。我很久以后才明白,她并不是爱听我读的那些文字,只是希望有个人和她分担一点寂寞,享受子女在身边的感觉。

仔细想想,这名学生写的事情其实非常普通,无非是“我”给太太读报纸,但是文章却非常有味道,一是因为里面的真挚亲情,二是因为作者抒情的笔触。很多细节写得非常细腻,像“她陷在藤椅中,午后的阳光把她的背影染成金黄”。有些句子蕴含深情,如“我很久以后才明白,她并不是爱听我读的那些文字,只是希望有个人和她分担一点寂寞,享受后辈在身边的感觉”,里面有种淡淡的怀念,细品还有一丝歉疚。这样由用词构成的抒情性,又会返过头来影响到词语的选择,最后使文章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文采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如果要指导学生写这样的抒情性文章,要先让学生意识到必须挑选合适的细节,用一些有情感倾向的词语,有意识地写几句议论抒情的话。

综上所述,文采是可训练的,但侧重于写作技巧指导方面。自然,这并不意味着单凭训练就可以成就文采。平日注意阅读积累,养成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些当然是最根本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技巧的训练是“术”,而平日的厚积则是“道”。术和道必须配合起来,才能将这门“手艺活儿”练好。

猜你喜欢
文采绿灯红灯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红灯笼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
一路绿灯 一路关爱
红灯与绿灯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