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效备考策略

2015-08-15 00:51张晓琴
语文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册子整理建构

张晓琴

学生在高考复习时若能做到有章可循,忙而不乱,有所成效,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下足“磨刀”的功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应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注重积累和梳理,对于高三学生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考前能够全面、系统地做好复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后台运作”,积累和梳理有条不紊

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有效积累和科学梳理,让积累和梳理相辅相成,从而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因此,我们改变过去模糊积累和笼统梳理的做法,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教师本身学识优势、资料优势和时间优势,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情况,按语文一轮知识点的复习要求精心梳理并编辑成《语文必备知识点》小册子。虽然这样做教师辛苦了些,但是学生获益很多,复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凌乱的情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虽然这本比较实用的《语文必备知识点》诞生了,但是教师如何让这本小册子的作用最大化,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因为难免会有学生认为,有了这本小册子,语文学习可以高枕无忧了,甚至语文课不需要听了。针对学生这种想法,教师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必备知识点》不是学好语文的法宝,更不是包治“语文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学好语文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其次还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因为小册子只是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知识模块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扩展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整理成一本“量身定制的笔记本”,从而把积累引向纵深,为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量身定制的笔记本”,并不是将小册子上的内容机械地复制到笔记本上,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下,再次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归纳、整合。如果学生能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积累和梳理习惯,那么考前就能从容不迫地复习了,更能切实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学生“前台操作”,积累和梳理卓有成效

高三语文第一阶段复习的特点是课堂容量大,知识点比较多,如果不及时积累和梳理知识点,那么一轮复习结束,学生的头脑中会是一盘散沙。头脑中装了许多零散的知识,就像有很多零件的工厂车间、仓库,要用零件的时候却找不到。因此要能及时、快速地调出所需的知识,学生必须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这个工作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学生亲自操作。

1.建构框架

知识的归纳整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要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系统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建构知识框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思维模式图如下:

2.抓准重点

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要的,分不清重难点。比如,进行诗歌鉴赏模块复习时,教师要求学生梳理这一模块的知识点。检查后发现,有的学生将印发的讲义完全复印下来;有的学生东抄一点西抄一块,不成体系。学生在整理时,教师虽不能包办,但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整理要求。如诗歌鉴赏中形象类、表达技巧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观点评价类等是整理的重点。

3.小组合作

俗话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变成两种思想。”学生在进行知识整合时,也需要相互交流、借鉴,这样的合作会让整理的效率最大化。比如复习文言文18个虚词时,可以分小组进行整理,这个组整理“以”字,那个组可以整理“而”字,18个虚词就分工出去了,下次要求各个组把自己整理的结果进行交流,最后合起来装订成一本册子,这就成了复习文言文一个很好的资料。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重视了整理,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养成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从头抓起,持之以恒。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自觉积累和梳理的好习惯,那么不知不觉中知识掌握牢固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增强了,考前就不会畏首畏尾,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考试了。

猜你喜欢
小册子整理建构
盐城大丰区开发设计小册子 助力三违行为治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留白
留 白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毛泽东早期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五个重要原因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