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活色生香的高中语文课堂

2015-08-15 00:51白书海
语文天地 2015年2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文

白书海

农村中学由于缺少优质生源,学生语数外三科基础较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工作积极性低下,致使农村高中很多语文课堂枯燥、沉闷。尤其是高三,教师用带有答案的复习资料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记录答案,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有感于此,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改变这一局面,收效令人欣慰。

一、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定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会被动去记,不去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来点幽默,就会给沉闷的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幽默是人的智慧的体现,它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启迪我们的心智,能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会被感染,从而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运用幽默也是讲究策略的,怎样运用呢?

1.真心的笑容

笑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能力,笑可以驱散愁闷,减轻各种精神压力。笑是心情愉悦的象征。教师在进入教室时,应调整情绪,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和工作中的烦心事抛诸脑后,让真心的笑容在脸庞绽放。可以从学生中间走上讲台,随意地和学生聊两句,开开玩笑。看到一位学生在睡觉,就说这位学生梦中和周公下棋;听到某个学生上厕所没来,就说他可能在厕所发现了和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悟到万有引力一样的真理;闻到教室里的饭菜味道,就说这一定是“马老大”(镇上的早点铺)的包子味。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顿无困意,身心舒畅,兴味盎然,课堂效果自然不会差。

2.适时适旨运用幽默

幽默用在教学中要适合教学内容,不可生搬硬套,为幽默而幽默。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要仔细研究并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决定一堂课要不要用幽默,什么时候用,怎样用。当你的幽默和教学内容应有的严肃性不符时,要坚决舍弃。

如分析《金岳霖先生》,语言不妨幽默俏皮一些,让学生在笑声中发现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而执教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时,语言则要严肃、庄重,沉痛的语气语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此时就不能用幽默。用幽默最重要的是要能适时适情适境地恰当运用。

3.幽默要有创新

我们可以用经典的大家熟悉的幽默典故,但只知机械地模仿别人,没有新意,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和轻视。因此,运用幽默还要不断地创新。如发现学生作文有雷同时,便在评讲时说:“我原来信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看了有些同学的作文后,我将改变信仰,信奉‘无独有偶’了。”

二、运用激励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用激励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那怎样用激励方法呢?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应是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贴心朋友。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有很大的关系。对那些没有毅力、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帮助,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能学好。在教学提问中要注意问题的深入浅出,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中下等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要指责,而应及时点拨,帮助他们找出答案。在教学中可开展课堂抢答、分组讨论比赛、学生自己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再现教学内容

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用动画、图片、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直观、更准确地呈现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在学习司马迁的《鸿门宴》时,播放有关电影片段,让学生分析哪个人物形象更忠实于原著,如果你是刘邦、张良、项羽、范增、樊哙等人中的一个,你将用怎样的言行改变历史。学生积极性高涨,精彩的回答层出不穷。在执教朱启平的《落日》时,展示有关图片投影,并播放电影《东京审判》中的精彩片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和平的热爱油然而生,鉴赏优美词句、学习写作方法和把握文章主旨水到渠成,容易而准确。

2.让学生客串教师,使课堂活起来

教师先教给学生相关教学方法和技巧,再安排语文功底好、学习兴趣高的学生认真准备后,到讲台上客串教师角色,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然后推广到其他学生。对学生台上表现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赞许和鼓励,学生越讲越顺,踊跃上台,逐渐达到乐学、会讲的程度,语文课堂就真的活了起来。

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有其他的方法能让课堂活起来。愿我们语文工作者一起探索、交流,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从而打造活色生香的语文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