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5-08-15 00:53郭珍珍
新课程(下) 2015年24期
关键词:小班化分组探究

郭珍珍

(浙江省诸暨荣怀学校)

小班化教学,即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学,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关注到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个性,而且它能使以往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讲解的方式得到转变,从而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充分。因此,实施小班化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进行说明和论述。

一、组建学习小组,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小组合作是小班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小班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人数较少,便于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就可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良好目的。

比如,在教学必修一中“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对细胞呼吸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了解,然后将班里学生进行分组,在他们掌握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之后,给他们提供了实验材料用具,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对这一实验进行探究。对于实验装置,让他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为什么? 用气泵鼓气间断而持续地通入三个锥形瓶约50 min,目的是什么? 在实验结束后,各个小组共同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商讨和交流,如此,我们便能使学生对这一探究实验有深入理解和认识。

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传统的大班制教学,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位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学习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就常常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小班化教学,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关注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能够把握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比如,在学习有关“ 减数分裂”的内容时,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他们进行了分组,即按照各方面能力的高低,分为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A 层次学生要讲解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变化异同点以及如何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B 层次学生要能概括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结构变化特点和图像;C 层次学生简单讲述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和DNA 的变化规律。这样便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进而促使他们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

三、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们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而小班化教学,其规模的优势决定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在一节课的学习结束时,我们要对班里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从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好目的。

比如,在评价主体上,我们可以以学生个人、小组等为主体;评价方式上,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等方式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单一评价内容,而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等都列入评价范围,从而使评价变得更为客观和具体。同时,我们要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即评价时多对学生说肯定性和赞美性的话语,让学生体验到生物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进而迸发出更为高涨的学习热情,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从而总结、研究出符合班级班情的小班化教学策略,进而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在小班教学的推动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1]徐坤.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黄志君.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3(09).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