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5-08-15 00:44王宗好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政治课态度新课标

王宗好

(安徽省繁昌第一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等要素变化发展的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情感目标往往被弱化,没有真正实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然而,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的作用,多数教师心中仍留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只关心前两个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大部分学生学理科,少数学生学文科,虽然有学业水平考试,但因作用有限,平时政治课的教学也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情感教学被弱化,文科学生因高考的需要,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应试的知识、能力,课堂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不被重视,与此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只是关注学生的高考成绩,很少有家长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往往分数高,但情感薄弱,价值判断能力差,积极向上、乐观有为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教育的窗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情感不仅具有直接感知事物的作用,而且还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转换系统。正因为如此,情感教育作为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来,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探究,领悟人生的意义,明辨是非,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情感教育实现的途径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熏陶和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因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落实好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新课程观和学生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科学的意义与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只有热爱科学的人,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教育家精彩的一段话,清晰地道明了教师对科学的态度、感情,对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新课标要求我们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去考虑,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大胆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视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去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是有声有色的课堂,才是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平等、民主、思辨、创新的理念随着学生的声音达到他们的灵魂,真正拥有独立意识的人格也随之形成。

2.备教材、备学生,增强情感教育的针对性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蕴涵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备课时,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注意情感的酝酿,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陶冶,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行相互促进的学习境界。

同时要对当代高中生的思想、情绪、性格等认知状况加以研究,了解本班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预设引起学生情感交流的预案。将情感教育纳入教师的备课之中,做到有准备、有方案、有过程。

3.把主导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因此,在政治课堂强化情感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可替代,教师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学,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并通过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磨炼,探索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师生合作,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情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要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实现教学精神与教学能力的新突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高中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探究意识非常强烈,他们渴望教师引导并支持他们去主动学习,希望教师能倾听他们的看法,从理性上解答他们的疑惑,因此,要真正实现高中政治课强化教育的目标,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景,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者要动脑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教师传递的情感。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应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且结合教材或生活实际辨析、探求问题,教学中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天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增进情感。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和灵魂,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生特点和情感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态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