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课堂,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探索

2015-08-15 00:44钱亭珠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设动态数学

钱亭珠

(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生成式课堂。新一轮课程持续深入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整体上看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着以注入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然而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学生的思维培养发展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数学课堂不可能,也不会是完全预设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对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探索,以期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个体知识的内化生成,让学生更加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课堂进行一些探索。

一、当前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

(1)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指南。倘若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设计失效,那么必须会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失去指导性,学生常常是停留在“理解—掌握—理解”的层面上,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学;教学目标过于重视知识性目标而忽略发展性目的,导致教师往往不能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案设计归于程式化

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编写和设计教案的时候,往往是照搬教参或是现成的教案,亦或是凭经验写等,很少去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优化教学更是不用说。

(3)师生对话,互动质量低

不难发现,很多数学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的提问为主,而且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记忆性和陈述性的知识,对于那些推理性和创造性的知识则往往比较少。此外,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对于结果太过重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回避或是由教师代劳的方法解决,从而造成动态资源的流失。

如,有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在坐标轴中画出四点,A(10,500),B(30,500),C(45,0),D(0,0),表示一个人从家出发在任何一时刻到家的距离s(纵坐标)与所花时间t(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图编一个小故事。有的学生说晚饭后散步,走了10 分钟,到达距家500 米处的公园,看了20 分钟书,然后走了15 分钟后到家。突然有个学生说:“怎么编的故事中间都是不动的活动啊,都听烦了,没有运动的吗?”由于教师备课时并没有想到这个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静止处理,学生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一时也没接下去,所以就略过了这一生成,没能及时面对,导致此精彩的错过。

2.学生

(1)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较为薄弱

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彼此交流、体验的过程,更是彼此分享成果和经验的过程。在“教”与“学”中,师生、生生通过互动交流不断地创造、引领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但是这样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更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与教师、他人合作,然而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作学习很难顺利展开,常常依赖教师去解决问题,与人交往与合作意识较为薄弱。

如,有的学生出现错误,习惯了吃别人“嚼过的馍”,很少主动思考为什么错,更不用说主动去问老师,常常是拿来主义,为了完成改错的任务而改错,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失去质疑的意识和探究欲望。

(2)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律能力

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初中生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律能力,包括:自主思考、自我选择、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自我负责等,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协作能力。然而这些在很多学生身上都显得太薄弱。

二、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有效性对策

1.合理有效的“预设”,为课堂生成预留空间

先从“教学设计”谈谈。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教师首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理论认识,这是决定教学性质和方向的前提保障,是保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前提。动态生成课堂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此外,教学设计时必须从整体上去考虑如何把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以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在课堂教学的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合理地展开,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动态生成课堂必须要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去形成新知,这个过程中既不能牵着学生走,也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学,而是要始终引导学生走在过程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生成。

再来谈谈“课前预设”。课前预设的一大要点是“弹性化”,也就是在课堂预设的时候要为学生预留出生成的空间,此空间包括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在教学环节上根据教学需要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保证课堂顺利地进行。

2.发挥教学机智,捕捉生成性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简单按照课前预设那样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要根据弹性化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过程中多边互动产生的新资源即时发挥教学机智,有效地捕捉生成性资源,以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3.互动中调整探究主题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就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事情出现,面对这些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做到及时捕捉,善于倾听,选择出那些能够成为教学契机的资源,增添课堂生命力。

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猜测、分析和整理,让学生亲自体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样的学习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作为“服务者”引导学生。在这里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是:(1)学生是否能够把图片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看出来;(2)学生能否用语言描述清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

任何一项教育的革新都不是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就能为之的,动态生成课堂的研究、实施亦是如此,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一起出力,将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入深处,实现教学效益的全面最大化。

[1]王霞.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探讨[J].新校园:上旬刊,2014(03).

[2]徐建生.谈初中数学教学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07).

[3]陈新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J].学周刊:C,2013(03).

猜你喜欢
预设动态数学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动态
语用预设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