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文献综述

2015-08-15 00:53李朝伟
关键词:哲学观哈贝马斯马克思

李朝伟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中国生活哲学的讨论在近十年来呈现繁荣茂盛的态势,不少有影响力的学者参与了这一哲学观的研究和探讨,在中国哲学界形成了一股涓流,冲击着学界的整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术生态和研究氛围。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生活哲学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学者们的致思路径和研究进路这一角度,尝试说明生活哲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影响。

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国内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研究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四个路径: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为出发点,探寻马恩思想中的生活哲学——解读马恩原本,阐释生活哲学意蕴;二是将国外学者颇有影响力的生活哲学观,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赫勒等人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进行对比,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科学性、合理性、超越性——展开对话探讨生活哲学意义;三是基于生活哲学视角,审视其他门类哲学,如政治哲学、城市哲学、伦理学、教育哲学等,提出部门哲学发展的新思路——运用生活哲学视角观哲学;四是将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土壤——提供马哲中国化的生活路向。

一、解读马恩原本阐释生活哲学意蕴

对于给予马克思、恩格斯原本应有的重视的问题,哲学界早已达成共识。无论做什么研究,充分的文本依据不仅是规范学术研究的要求,更显示一个理论研究者的学术功底。在当代,“回到马克思”不只是口号,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切实道路,许多学者正是循着这条路径,通过原本阐发生活哲学,为生活哲学的合法性提供了确凿的依据,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丰富的生活哲学思想。

杨楹深入地剖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其全新的视角使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更加清晰和透明,同时凸显了马克思生活思想的精髓。他指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存的生活到历史的生活,二是从宗教生活到立足于生产活动的全面的生活。”[1]由此明确了他关于马克思生活哲学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扎根于现实生活,形成了新哲学范式,实现了生活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折的观点。

孙云龙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德文本和中译本,着重考察了生活概念在原文中的使用情况和哲学含义,认为生活概念是该文献的理论重心,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枢纽。他对“生活”(Leben)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在“费尔巴哈”章中“生活”共出现77 次。他说:“如果说《形态》是马克思哲学手稿中最引人瞩目的著作的话,那么它的独特性主要就体现在对于生活概念的关注上。”[2]

从文本出发研究马克思生活哲学,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让人惊讶,原来他们还有这样的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为马克思生活哲学找到了事实文本依据,形成了生活哲学牢固的生长点。

二、展开对话探讨生活哲学意义

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等都对生活世界十分关注,国内学者将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生活哲学观进行对话讨论。在浩瀚的哲学史中观看巨人之观点的冲突与融合,可以激荡我们的思维,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理论的理解,辨明何为更好的哲学观,如何才能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吴苑华通过勾勒胡塞尔的基础性描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提升、许茨的实在论完善这样一条理论脉络,突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较于其他人的独特性和合理性,即“把生活世界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结合起来,尤其强调了语言的交往活动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基础构成意义”,进而提出由于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的生活哲学在立论基础、价值取向、实质和方式上有诸多不同,因此“即便从生活世界合理化上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论也不能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提并论”[3]。

陈忠认为,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是“全面生活理论”,它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本质上是两种生活、两个世界:“哈贝马斯的生活理论指向抽象的知识生活、神秘的观念世界,马克思的生活理论指向以感性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真实世俗世界。在同哈贝马斯的比较中,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真正的、世俗性的生活理论、生活哲学。”[4]

匈牙利女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多为国内学者研究和引用。温权指出:“作为阿格妮丝·赫勒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日常生活理论几乎涵盖了她所关注的所有问题。”[5]赫勒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生活哲学思想,而且更加旗帜鲜明地将日常生活批判作为自己的理论中心和价值规定。这种对话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野,有益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三、运用生活哲学视角观哲学

大多数学者将生活哲学视为一种哲学观,而不是部门哲学范畴内的一支。杨魁森、李文阁等人都持这样的观点。李文阁强调:“生活哲学不像经济哲学、科技哲学等,指哲学的一个部门、分支,而是指一种哲学观,是对哲学的总体性看法或观念。”[6]所谓运用生活哲学视角观哲学,就是通过生活哲学观这样一种健康、科学的哲学观对部门哲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使哲学真正从“天国”降到“人间”。纵观生活哲学兴起的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自发地从生活哲学的视角研究伦理学、政治哲学、语言哲学、教育哲学乃至城市哲学等哲学分支。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生活哲学这种哲学观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

刘怀玉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关注生活世界中的政治哲学问题,而现代性政治哲学难题正需要我们面向生活世界才能解决。他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关注生活世界中的政治哲学问题”,“马克思哲学的‘生活面向’就是‘作为现代性危机诊治的历史现象学’。”[7]对于运用生活哲学观解决政治哲学问题,刘教授心情迫切。

王雅林从马克思“生活的生产”这一理论预设出发,提出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框架。他认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即“生活的生产”,强调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生成关系,从而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因此,生活、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生活的生产’命题构成最具解释力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架构”[8]。

张贤裕把生活哲学视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新视野,生活哲学为新的高等教育哲学指明了方向。他指出,生活哲学特别是生成性思维,具有重创造、反预定和重关系、反实体的特性,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9]。

马拥军、涂筱芹通过解析语言、生活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指出:“哲学回到生活,正如任何意识形态之回到生活一样,首先要求对语言进行清洗。”实际上语言、生活对应于观念世界和生活世界,同样需要我们重视,而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活这一现实的维度。这为理论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鲁芳指出:“道德生活表现为一种合乎秩序的生活,生活秩序塑造道德生活。”[10]应当在生活哲学视域下研究伦理学,道德生活与生活秩序关系紧密。陈忠提出:“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不脱离鲜活的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变成教条。”[11]“城市哲学”作为部门哲学、应用哲学,需要从生活、实践出发,为生活、实践服务,成为反对教条式的研究。

这些丰富的研究表明,生活哲学观影响到哲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脱离实际、远离生活世界的书斋式研究必将遭到摒弃。生活哲学激发起学者的问题意识,为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平台,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四、提供马哲中国化的生活路向

与改革开放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外国哲学的涌入形成对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式微的态势。马哲在重大现实问题面前的失语与回避,让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外来哲学”“过时哲学”在中国作为官方哲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这种情势下,面对挑战,学者们跳出象牙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中国现实生活当中,有效地改变了马哲的地位,扭转了马哲“旧哲学”的形象,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提供了现实路向。

陈先达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能是沙漠里的高僧”[12],脱离了生活、对现实采取漠然逃离的态度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抛弃。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实际相联系,才能真正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尚庆飞、雍涛都阐释了这样的观点。

在《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书中,华侨大学的学者们集中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从生活哲学的视野回到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中去,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逻辑,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待完成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保持着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为我们探索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合法的理论话语空间。”[13]

路向峰指出:“从哲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逻辑看,哲学源于生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看,马克思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理解人类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路径看,回归生活是检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选择。”[14]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马克思生活哲学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学者们采取的研究进路各异,探讨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学术成果颇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哲学的新画卷。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学者仅仅将生活哲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好像只要任意将这个符号生硬地加在文章前面,就成为其创新点,而实质上还在语言意识中打转,有生活哲学之名,无生活哲学之实,如李文阁所说:“一些学者在使用这个概念时,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口号,一个强占地盘的旗帜,而没有去深入挖掘这个概念所蕴含的内容,没有把它与生活、与时代、与哲学研究的现状关联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败坏这个概念。”[15]也有学者仍然对生活哲学抱有观望甚至拒斥的态度,认为哲学生活化不是“消灭哲学”,而是把哲学降格,有失哲学的格调,哲学就应该高于生活,这样的思想明显是学究式的自我臆想和毫无根据的自我标榜、自我陶醉,难道离开了生活,哲学家能自我构造出一个高尚的世界吗?以上两种观点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他们不是不懂生活哲学就是不懂生活。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近百年时间来看,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哲学理论工作者们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面对社会生活时代重大问题当仁不让;更进一步说,马克思在他理论提出之时,也始终关心他身处的社会生活,哲学只是手段而绝不是目的。最后,笔者想引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哲学若不能观照生活,生活必将哲学边缘化,甚至抛弃‘哲学’,这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与命运。”[16]

[1]杨楹.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两种生活思维之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孙云龙.《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探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吴苑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陈忠.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全面生活理论”之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5]温权.日常生活的困境:哲学的乌托邦与脆弱的现代性——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刍议[J].苏州大学学报,2014(3).

[6]李文阁.生活哲学:21世纪的哲学观[J].天津社会科学,2013(2).

[7]刘怀玉.“面向生活”的现代性政治哲学难题与超越[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8]王雅林.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J].学术交流,2005(7).

[9]张贤裕.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10]鲁芳.生活哲学视阈下的伦理学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2(1).

[11]陈忠.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J].学术月刊,2013(2).

[12]张立波.从走向历史深处到回归生活——陈先达哲学论著的意义与地位[J].哲学动态,2011(1).

[13]杨楹.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哲学研究,2004(11).

[14]路向峰.回归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现实路径[J].唯实,2011(6).

[15]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1).

[16]杨楹,张禹东.哲学的生活归宿——对“发展与繁荣哲学”的反思与追问[J].人文杂志,2005(1).

猜你喜欢
哲学观哈贝马斯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