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东分局灌溉用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5-08-15 00:48
山西水利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田面灌溉面积汾河

许 青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汾东分局,山西 祁县 030900)

1 灌区概况

汾河灌区位于汾河中游的太原盆地,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北起太原市兰村汾河一坝,南至介休市洪相村,南北长140 km,东西宽约20 km,有效灌溉面积9.97万hm2,受益区面积占全省水地面积的1/10,包括太原、晋中、离石的9个县(市、区)。此外向太原一电厂和太原钢铁公司等企业供水。汾河灌区主要通过汾河一坝、二坝、三坝从汾河干流引水。

汾东分局位于汾河二坝下游的汾河东岸,受益范围北起清徐县长头村,南至平遥县蒋家堡村,为东北向西南依河伴渠的狭长地段,包括清徐、祁县、平遥、文水4个县,10乡(镇),80个自然村,受益面积1.62万hm2,有效灌溉面积 1.35 hm2。

2 用水趋势分析

汾东分局自成立以来,为受益范围内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汾东分局1996—2014年灌溉用水情况统计可知:灌溉用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997年降幅明显,2000—2008年为低值区,2008年以后有所回升,2009—2014年基本持平,基本稳定在1200万m3左右,高于多年均值1115.52万m3。灌溉面积大体与用水量趋势相同,1997年明显偏低,2000—2007年灌溉面积减少严重,8年均值仅为多年均值6273 hm2的56.7%,2008年以后灌溉面积有所恢复,特别是2012年以后,稳定在9000 hm2左右。用水量及灌溉面积最大值均在1999年,最小值为2006年。1996年汛期,汾河流域降水量偏大,全流域发生较大洪水,土壤墒情好于往年,造成了1997年用水量及灌溉面积发生较大突变。2000—2008年,为汾河流域降水偏枯年份,来水量减少,且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粮食种植在农民收入中比重减小,致使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形成了2000—2008年低值区。2007年开始,灌溉面积进入了回暖期,从而带动了灌溉用水量的回升。单位面积用水量多年来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及渠道老化失修所致。2011年,汾东分局对田面工程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同时推广了畦天小灌等节水方式,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用水量逐年增加,单位面积平均用水量大幅降低。

3 用水现状及对策

3.1 用水现状

2014年,汾东分局灌溉用水量为1200.44万m3,比多年均值1115.52万m3高84.92万m3,实灌面积8460 hm2,比多年均值6273.33 hm2多2186.67 hm2,但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2.5%,灌溉面积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2 形成原因

一是汾东分局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汾河二坝放水和区间来水,受益区内没有控制性工程,调蓄能力差,保证程度低,供水时间有一定限制,不能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按时、按需供水,影响了灌溉用水量和面积的稳定。

二是受益区采用井渠结合的供水方式,受供水时间的限制,井水灌溉成为河渠灌溉的有效补充,并取得了短暂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范围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的出现,为保护地下水而采取的关井压采、限采、禁采等措施,使部分灌溉面积丧失。

三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受益区内农民的收入构成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加之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农作物较低单位产出,投入产出比例失衡,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客观上制约了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

四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部分地区改变以往的单一种植结构,转而种植瓜果、辣椒、蔬菜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而河渠灌溉由于时空分布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这些作物的灌水需求。

五是汾东分局田面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斗农渠道维修养护不到位,决口现象时有发生,过水能力受到制约,致使水量损失严重,供水时间加长,调配难度大,农户田地得不到及时灌溉,影响了灌溉效益和农民的用水积极性。

六是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得力,供水政策僵化,管理机构与用水户缺少有效沟通,难以形成系统、高效的供水模式。

3.3 解决对策

第一,在内部管理和政策制定上要根据用水市场的变化实行动态调节。对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在保证农民用水积极性和满足用水户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制定行之有效、可操作性的水价政策和管理机制,理顺关系,开辟新的用水市场。

第二,由于历史原因,用水户在长期的供用水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客观上制约着用水和节水的积极性。通过加强灌区和用水户之间的组织建设,如成立用水者协会等,明确两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提高用水户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用水户自发改善田面用水状况,合理调配水量,从而提高用水效率。

第三,通过对受益区内种植结构和作物种类进行摸底,制定相应的供水模式,必要时可通过工程形式提高区间水的利用效能,做到按需供水、实时供水。

第四,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平均用水效率,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大田面工程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延伸工程,在基本田面工程得到修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灌溉面积和吸收更多的用水户,提高受益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田面灌溉面积汾河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汾河水韵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技术模式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