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2015-08-15 00:49徐锦锋
福建质量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细微处柴静润物细无声

□徐锦锋

一直很喜欢柴静,我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沉静与智慧。作为一名曾经站上权威媒体平台且一直活跃在新闻界的知名记者,她有一种接近于男性别样的坚强与睿智。

读她的《看见》,内心深处总有种被抚慰的感觉,同时也能找到精神层面的支点。在她的这本书中有段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时间,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果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柴静的阐述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她对人的极大关注,面对采访对象,她在一遍遍梳理和总结着对人的直观感受,对人性本身的深刻思考。所以她在节目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静、温柔与细心。话语轻缓,却能不断撩拨冲击着观众的内心。

她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对人的观察,对社会的关注,都是从细微处入手,以小见大,常常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敲痛了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痼疾。这是她的高明之处。

柴静曾说,在自己多年的采访生涯里,十年已至,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一个不忘初心的媒体人,我们知道常保赤子之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多年,柴静成就了央视的《看见》等栏目,而栏目也成就了她,使她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榜样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力量不一定有摧枯拉朽、颠覆旧俗的强大之势,还有一种方式是润物细无声,于细微处抚慰心灵,启迪人生迈向更好的方向。

猜你喜欢
细微处柴静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初中班级管理之我见
润物细无声
爱在点滴细微处
Tujia Masons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春夜喜雨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